反教条中刘伯承和粟裕的遭遇

第一章  过渡

从高岗事件到文革,中间还有很多事。把单个事件拿出来说,是一番光景,联系在一起又是另一番光景。说文革,那扯远了,下一篇要说反教条,主角是刘伯承和粟裕。

      反教条主义中,刘伯承和粟裕靠边站了。这场运动看似军内斗争,好像孤立事件,本质上仍然是政治斗争的延续。为了能说的明了一点,中间要插一段,就是五六年反冒进和五七年的反右派斗争,之后才是五八年反教条。又过一年,庐山会议。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饥荒。在毛泽东时代,大致可以分为两块,战争时代与和平时代。和平时代又以大饥荒为界点,大饥荒之前和之后完全不一样。大饥荒之前,政治运动为经济建设服务;大饥荒之后,经济建设就让位于政治运动了。这些运动都有一条线联系在一起。

      五四年是一个重要的年头,全国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订了第一部宪法,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政务院改名为国务院。此后高岗自杀,高饶联盟被尊为死亡联盟,饶漱石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铁窗生涯,直到生命尽头。与此对应的是,刘少奇和周恩来再次过关。刘少奇依然稳坐接班人位置,周恩来收回了被高岗拿去的权利。第一代领导人依然是自信满满地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

      高岗的下地狱,意味着毛泽东失去了搞经济的代理人,但并不意味着毛泽东就不再搞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毛时代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国家一穷二白,除了干劲啥也没有。

      干的活多,问题就多。

      所有问题都由周恩来的国务院负责。周恩来管的事多,资源却很少,飞机、高档豪华轿车这类现代高官的日常玩具就不说了,当时连基本公车都不够用。现在看来一封电子邮件就能搞定的事,那个时代就要费很大事。连电话都是稀有品种,不够级别档次的机关还没有那玩意。至于电脑啊、移动电话啥的,甭想了。不仅办公用具不够,连法制法规都没有。

      举个例子,大家想去钻石油,一身干劲,可是不知道咋干。咱有力气,也愿意去干,可是没技术,也没有注意事项和行为规范,怎么办,找领导呗。领导也不知道咋办,就去找领导的领导,领导的领导再找领导,找到周恩来这里。周恩来也不是神仙,掐指一算就解决。他既没有设备,也没有专家,啥都没有,要研究。研究需要时间。全国这么大,并不是只有挖石油这一摊子事,还有伐木、炼钢、造拖拉机……

      看不完的文件、签不完的名、开不完的会、见不完的人……就算伟大勤劳的周总理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依然干不完活。怎么办?凑合着干呗。偏偏当时国人干劲十足。一大堆问题,加上通讯闭塞,国务院根本就管不过来,管不过来就要乱(注释:五四年之后的五年,经济建设比较顺利,大家干劲足,是积极一面,和之后的大跃进不是一码事)。

      这里必须再提一下高岗,要不是政治斗争,高岗应该也有能力分担一部分工作的,这样不仅对周恩来,对整个国家建设都是福音。可惜呀。

      乱了,依然继续加油干活,那叫冒进。冒进就要反嘛。好比天太热了,喝口水,这就是周恩来反冒进的背景。在反冒进这点事上,周恩来有他的道理,也有他的错误。

      道理就是,事情确实太多,管不过来。客观局势决定的,跟能力没有关系。套用一句专业术语,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矛盾。

      所有权力机构均存在官僚主义作风,周恩来的国务院也不例外。

      同样一个工作,通过官僚手段可以干一年,也可以干一个月。刘少奇曾经批评过国务院办事缓慢的官僚作风,曰:“一年计划,计划一年。”就不用翻译了吧。反冒进中出现了另外一种官僚主义作风,太快。

      常识中,快意味着效率。事实上,快,也可以是官僚主义。

      五五年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国家出现了大量的剩余资金和剩余物资。乍一听好事啊!其实不然,当时经济运作良好,国家本来就不富裕,应该把资金和剩余物资投入到建设中。鉴于这种情况,毛泽东才说了那句话: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和往常一样,毛泽东一批评,周恩来立马就有反应,立刻召集部下修改五六年工作规划,这一次动作奇快,一周之内就搞出了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各种计划。任何一项规划,都需要调查、研究、分析、预算……这一系列七七八八下来就要不少时间,何况当年交通工具和现在根本没法比。这就是所谓快速官僚主义,比快速反应部队还快。

      五六年存不存在冒进?肯定存在!需不需要反,当然需要!

      鉴于快速官僚系统内弄出来的报告和实际情况有差别。根据薄一波回忆,当时国务院修改计划时确实存在盲目性。不仅仅存在盲目性,更主要的是缺少一个总体规划。一年赚多少钱,怎么花,需要一个总体性规划,国家和个人皆如此。

      本来就有冒进苗头,再加上官僚主义作风,把本来就管不过来的事弄得更加混乱,最后演变成为了反冒进而反冒进。怎么解释呢,就是把各个项目按照一定比例削减,该削减的削减,不该削减的也削减,就是所谓的“剃平头”,一刀切。放到现在就是,高铁出现了问题,需要收缩调整,一刀切下来,连经涉及到民生部分的济适用房也给切了,怎么行?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反冒进就演变成一个空口号,变成周恩来号召大家反冒进。想一想,在当时的权力构架之中,周恩来的国务院是负责干实事的,需要拿出实际方案,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制度。问题的关键是,国务院拿出的方案失效了。

      号召全国人民怎样怎样之类的事都是由毛泽东来做的,现在演变成周恩来去号召全国人民反冒进!周恩来多次警告不能提“提前实现工业化”,而“提前实现工业化”,正是毛泽东提出的战略号召!如此一来就造成这样一种印象:错在毛泽东。

      一边是热火朝天地干活,一边是热火朝天地反冒进。

      这种情况毛泽东能满意吗?当然不能!就来一个反反冒进。把周恩来批判一通,就说你周恩来不能泄了全国人民的气,离右派很近了。周恩来只能再次祭出绝学——检讨。

      鉴于反冒进表现出来的官僚风气,周恩来检讨之后,毛泽东再次施展拿手好戏——整风运动,治病救人,并且欢迎外界提出意见。

      这一欢迎,惹出了更大的麻烦,进一步导致了一场近乎闹剧般的反右派斗争。在这场闹剧中,很多人都遭了殃,一辈子都没缓过来气。

刘邓反右倾

从反冒进到反反冒进这一番折腾,造成了一个不妙的结果,就是经济增长降低了一半,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所谓经济增长,也就是大家有钱赚,现在因为政治问题妨碍了大家赚钱,当然是意见大大地。

      商人,也就是所谓资本家非常不满。那个时代的官和商完全在两条路上。共产党员信仰共产主义,满脑子信念、操守、为人民服务等等。资本家的信仰和共产主义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只有赚钱、赚钱、赚钱,不择手段不顾一切地去赚钱。和这些资本家联系在一起的,是所谓的一群自由知识分子。

      一提自由知识分子,大家心想,哇,传播自由之风气,有独立人格和见解,了不得啊!确实,自由知识分子中是有这样的人,有独立的人格和见解,肩负传播自由之风气,犹如高飞的雄鹰,让人钦佩。然而雄鹰终究只是少数,更多的还是乌鸦,一张乌鸦嘴整天叫个不停,就算挂着专家教授的头衔,终究还是乌鸦,除了添乱啥用也没有。当然我们也不能太责备乌鸦,乌鸦么,就是靠乌鸦嘴混饭吃。

      在百花齐放的名义下,在毛泽东欢迎指正的情况下,那群所谓的知识分子说了什么呢?就和今天的网络愤青差不多,啥都说。为了说而说,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逞口舌之快,口水板砖满天飞。到最后竟然宣称共产党只会打天下不会治理,经济搞得一塌糊涂,应该到一边休息休息,轮我们上去给你们上一课。且不说毛泽东时代那种凡事较真的风气,就是今天,你让共产党走人,结果依然不会太乐观。

      在毛时代,为啥有人敢如此放肆?是毛泽东给了他们机会。就在反冒进和反反冒进过程中,毛泽东为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提出学术上可以百花齐放,科研上可以百家争鸣。没想到百花齐放就放出了问题,因为百花之中也有毒草,竟然让自己以及自己的亲密战友下岗!真是岂有此理!

好吧,那就除掉这些毒草。

      毛泽东发挥自己的斗争特长,给这些看似毒草的乌鸦嘴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曰,右派。于是就有了反右派斗争。这么看来,反右派除掉这些毒草是好事啊,好比赶走了树上的乌鸦。实则另有隐情。

      右派,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词语,容量超大。何为右派呢?简单解释就是思想保守和持有反动立场的人。

      何为思想保守?何为持有反动立场?具体该如何操作,技术含量高着呢。思想这玩意看不见摸不着,立场也是一样,只能从言行上判断。张和李四有矛盾,说李四反对过共产党领导,李四自然说没有,又请王五证明,怎么办,查呗。查的过程中又有人说王五也反对过共产党,继续查。一查自然查出来一大串右派。这些人可能真的说过类似的话,但也就是说说而已。就好像你开车去加油,发现油价涨了,就来了一句国骂。如果立案侦查的话,也能查出来一个罪名。

      生活本来如此复杂多变,有几个人一辈子没说过几句“反动言语”?

      就这样,反右派斗争扩大了,不可避免地扩大了。原本在全国准备抓两三万右派,最后战果辉煌,一下子挖出来五六十万。这些人都是知识分子。当年的整个中国,知识分子比例是非常低的。这些知识分子被治病拯救一番之后,开始带着“老右”的帽子过日子。有人工作丢了,有人前途没了,甚至有人老婆都离婚了,没找到老婆的找不到老婆,成为剩男光棍一辈子!可谓呜呼哀哉。

      史载:反右派斗争,是由毛泽东发起领导的,由刘少奇和邓小平执行并扩大的一场扫荡知识分子的战争。

      挖出来这么多人,损失有多大?然而真正的损失并不是这几十万人失去了政治生命,找不到老婆之类的,而是带来的极为严重的后果。

      右派一反,就没人敢说话了。乌鸦嘴固然没有了,整个世界清静了,可是精英阶层也沉默了,不说话。此时此刻整个国家都在憋着一股劲干活,恨不得一口气飞到天上去。没有气一事无成,气太多也容易上火,火太大也伤身体。国家也是一样。

毛泽东和中共高层也憋着一口气:没有你们地球照样转动!你们不是说共产党人不能治理国家吗?你们不是说共产党人不能搞经济建设吗?干给你们看看!

      于是在全国脑袋都在发热的时候,毛泽东和中共领导层探索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宝——三面红旗。关于三面红旗,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均表示支持。周恩来还把自己之前的反冒进改为支持跃进。

      ——大跃进诞生了,灾难来了。

      如果说大跃进的诞生有其必然性,反右派斗争则加速了大跃进的到来。

      灾难到来,导致庐山那场政治丑闻。

      从高岗事件开始,之后周恩来反冒进,毛泽东又反反冒进,冒进到反冒进又到反反冒进过程中导致反右派,反右派又点燃了大跃进之火,大跃进惹来了大饥荒。为了收拾大饥荒的摊子,毛泽东和刘少奇发生了分歧。毛泽东和刘少奇的矛盾通在四清运动中纠缠了好几年,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一次性解决。这些事件构成一条链条,环环相扣。

      让我们把目光焦距到一九五八年。

      一九五八年是个特殊的念头。之前一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结束,粮食丰收,正因如此,大跃进进入高峰。之后一年,庐山会议召开,大饥荒到来。在这个转折点上,国家主席由毛泽东换成刘少奇。这次国家元首换届,给新中国历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一九五八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标志性的事件,即军内反教条主义。这事发生在军方,实际上是政治斗争的延续。此次反教条主义,拉开了政治运动的大幕。

      在进入大幕之前,先来看看此次运动的两位主角,刘伯承和粟裕。

第二章  伤痛

刘伯承其人

刘伯承,生于一八九二年,死于一九八六年。

      军衔:元帅。

      十大元帅中,刘伯承第一个出场。因为他是第一个陷入政治纷争的元帅,第一个挨批的元帅,第一个落马的元帅,第一个靠边站的元帅。元帅排行榜上,刘伯承名列第四位。才第四位啊?呵呵,不是刘伯承不够牛,实在是前三名太牛了。不要激动,元帅排行并不代表军事才华。元帅评定,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十大元帅中,刘伯承和朱德早期经历比较类似:老乡,都是四川人;年龄差距最小,朱德年最年长,其次是刘伯承;都在旧军阀中干过(刘伯承在川军,朱德在滇军),都很失望,所以脱离旧军队加入共产党;都有国外留学经历,特别是苏联经历;两人同时参加过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成了两人的分水岭,南昌起义之前,刘伯承的军旅生涯比年长几岁的朱德成功,川军名家啊,军事家啊,这些头衔都有了。南昌起义时,大家都没打过仗,就推旧军阀时代最有名气的刘伯承任前敌参谋长。刘伯承也是共军第一任参谋长。此时的朱德并没有刘伯承显赫。然而起义失败之后,刘伯承和其他高级将领到香港等地避难;朱德则收拾旧部,几番波折之后到达井冈山,一举奠定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人生经历:刘伯承生于一户农民家庭,家境应该还可以,因为他念了私塾,上了小学,又念了中学,最后还上了军校。家庭条件应该是小地主或者富农之类的。

      西南蜀地历来是动荡的温床,有道是,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十九岁的刘伯承怀着满腔热血踏入战场。然而战场并不美丽,在最外面的那层柔弱的面纱下,藏起来的是血肉横飞的狰狞面孔。刘伯承所在的队伍一败再败,从辛亥革命败到护国战争。一再失败刺激了刘伯承,他组织了自己的队伍,损失了一只眼睛,赢得川军名将志称谓,时年二十四岁。

      说白了二十四岁的川军名将也就是一个虚名。名将固然威风,然而前面那个定语——川军——太刺眼了。刘伯承本人也是看不见前途才投身共产党的。此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南昌起义之后,去了苏联学习,和他同去的还有叶剑英等人。只是到了苏联之后,叶剑英去了炮兵学院,刘伯承去了步兵学院,随后转到伏龙芝军事学院。在那里,刘伯承碰到了年轻的左权,两人相差十几岁,却成了好哥们。两人一起回国,可惜左权英年早逝,刘伯承悲伤莫名。

      在军事上,分为好几个阶段,红军时代、八路军时代、解放军时代。有人在红军时代干得出色,比如说徐向前。有人在解放战争时代出色,比如说粟裕。而刘伯承在所有的时代干得都不错,从红军时代的刘参谋长、到八路军时代的刘师长、再到解放战争时代的刘司令,都不错。其中这样那样的缺陷,好比白玉之瑕,瑕不掩瑜。

      性格:低调务实。这一条应该是元帅们的共性,但是以刘伯承最具代表性。红色政权建立,本应是将军们享尊荣的时刻,而刘伯承选择脱下军装搞教育。因为刘伯承看到,军队的下一步必须正规化,正规化的手段是教育。所以刘伯承放弃了高光生活,坚决积极地投身于教育事业,用自己残存的能力发光发热。

      正是这个发光发热的念头引来了刘伯承元帅一生最大的痛楚。

刘伯承的伤痛人生

刘伯承戎马一生,可以说经历过无数辉煌,然而在这辉煌的过程中,有一个字贯穿其中,那就是痛。

      从肉体,到精神,皆痛。

      将军百战,置身于连天炮火中,受伤在所难免。

      话说袁世凯好好的划时代英雄不当,偏偏回头当皇帝,惹得举国愤怒。蔡锷就是最为愤怒的一个,遂率军由云南入四川,讨伐袁世凯。四川众多愤怒的响应者中,有一个就是刘伯承。二十四岁的刘伯承率领自己的人马配合蔡锷,不幸的是一颗子弹飞来,从右太阳穴穿入,经右眼穿出。为了治疗,刘伯承潜入重庆求医。

      医生打开绷带一看,愣住了:眼球已经坏死,旁边的肉都烂了。医生决定立即开刀,把坏死的眼球和烂肉割掉。动这样的手术,必须使用麻醉剂。此时刘伯承展现出英雄本色曰:“不要对我使用麻醉剂,因为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剂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医生惊奇:“你能忍受不用麻醉剂的痛苦吗?”刘伯承答道:“试试看吧。”说完他镇定地上了手术台,双手紧紧抓住台上的垫单。

      整个手术过程中,刘伯承手臂上冒出了很多汗水,脸上青筋暴起,越来越用力地抓住手术台的垫单。崭新的垫单被抓破了,但他终究一声不吭。手术后刘伯承告诉德国医生:“我一直很清醒,在记着刀数,一共是72刀。”

      医生震惊了,激动地说:“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啊,不论哪国人,都佩服真正的男子汉,而非半死不活的软骨病人。

      这样的军人如果历尽大难而不死,那么他的对手就遭殃了。事实确实如此,从国民党到日本人都有机会享受刘伯承的硬骨头。联系到陈毅和粟裕对待伤病的态度,这种狠劲是一脉相承的。国难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真汉子,国家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

      二十七年后已经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的刘伯承,染上了疟疾,医生治疗时,由于消毒不严格,造成用药部位感染,要将感染部位动手术切开,准备用麻药。刘伯承听了摆摆手说:“现在药这么紧张,我这点小手术,就不要用麻药了,麻药留着做大手术时用吧。”开刀过程中,刘伯承紧紧抓住枕头,黄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流下来,但他的神情却非常镇定。

      这是医生的失误导致刘伯承受罪。刘伯承则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们通过这件事吸取教训就是了。”忍常人不能忍之痛,容常人不能容之事,方能成就别人不能成就之功业。古往今来的成功者大抵如此吧。

      这些肉体之痛,忍了就过了。中共高层将帅之中,负伤那是家常便饭。大多身躯无损,唯有刘伯承损失了一只眼。从此只剩下一只眼睛伴随将军爬雪山过草地、抗蒋抗日。晚年,左眼视力下降,几近失明,自嘲曰刘瞎子。

      比起肉体之痛,精神痛苦才是最痛。

      和所有开国元帅一样,刘伯承搞革命很早,从此天涯孤旅,一条路走到黑。南昌起义失败,刘伯承去上海躲避,碰见长子刘俊泰。人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刘俊泰同志虽然有个英雄的老爹,本人却相当混蛋,典型的虎父犬子。在大上海瞎搞不说,还去问老爹要钱。刘伯承那个火啊,老子为国为民搞革命,你小子没有理想就算了,还瞎胡闹拖后腿,老子革命事业还有意义嘛,就把那不孝子训斥了一顿。

      应该说这个刘俊泰非常具有超前意识,和现在某些二杆子后代有一拼。那好吧,要钱不给,就要你命,看你给不给钱。考虑到直接动手抢可能干不过军人老爹,就直接跑到巡捕房告状,找警察大人来帮忙,搞得刘伯承差点革命未成身先死,相当狼狈。

      这是私情,很痛。公义上的刘伯承同样是痛。

      第一代领导人中有两个堪称为理论家的人,党内刘少奇,军内刘伯承。

      在那么多战斗力超强的牛人、猛人、狠人之中,刘伯承在军事理论方面堪称翘楚。如果按照军事理论素养搞个排名。领袖不参与,第一是刘伯承,第二是刘伯承,第三还是刘伯承。其他人或许在临敌指挥方面强于刘伯承,或战功胜于刘伯承,或许政治资历高于刘伯承,但是理论这一块,属于刘家一亩三分田。

      中共将帅,要么来自草莽旧军阀,如贺龙彭德怀;要么黄埔军校毕业,如徐向前林彪,基本上都没有接触过纯正的正规战理论教育。刘伯承不同,从小念书就是一丝不苟,一副书呆子模样,旧军阀时代就喜好兵书,手不释卷。之后去了伏龙芝军事学院,接触到原汁原味原汤的正规战。充分发挥书呆子作风,如饥似渴地吸收那些条条框框。毕业之时,正规战理论造诣独一无二。

      带着满肚子理论回国之后,刘伯承惊奇地发现,所谓正规战只是空中楼阁而已。正如大学毕业生来到社会上发现学的东西没啥用一样,伏龙芝归来的刘伯承惊讶不已。井冈山上非但没有坦克大炮,连开坦克的路都没有,懂大炮的人都不多。到山下弄点粮食都得抄小路。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指望红军去打正规战和敌人硬拼吗?义和团才那么干。满腹才华却没有用武之地,那个痛啊。

      井冈山时代,刘伯承搞过一段时间简陋的教育。然而那时最重要的还是生存、吃饭。

      就忍一忍吧,毕竟共产主义理想还不是飞机大炮,等时机成熟了再说。时机是有的,可惜没抓住。第一个机会应该是在延安时代。长征结束,国共合作,共产党得了喘息之机。那时候毛泽东想要效仿孙中山办黄埔军校,就在延安搞起了抗日红军大学。交给谁来搞呢,最合适的肯定是刘伯承。但毛泽东把校长的位置给了林彪,教育长罗瑞卿,刘伯承的职位是副校长,看起来也不错。但是这个副校长的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调走了。林彪指挥战争方面不比刘伯承差,但在理论教育方面就差远了。而且林彪同志不喜欢说话,对战术研究之外的事不太感兴趣。怎么看都是刘伯承更合适。

      刘伯承不仅仅有理论知识,做起事来一丝不苟。他可以一板一眼地把一篇论文摘抄下来,林彪似乎只对在那个神秘的小本子上记录的战俘战利品感兴趣。刘伯承虽然是正规战的推崇者,却也能因地制宜,恰到好处地总结游击战。将帅之中,刘伯承是对游击战理论总结得最好的一个。好到啥程度呢,看一看就知道了。

关于刘伯承的游击战理论水平

刘伯承的游击理论水平有多高?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他总结出一种战术,叫做五行术。五行这玩意和筷子一样,基本算中国人的独创。然而绝大多数中国人一听到“五行”二字,脑袋里都要“嗡”的一下。在一般人印象里,五行总是神神秘秘的。

      神神秘秘的五行再和兵法联系在一起,就更为神秘了。其实一点也不神秘。

      谈五行战术之前,先谈一谈兵法。世界上兵法太多了,但归根结底就一个字:赢。赢的方式有两种,攻和守。你去打别人,这叫进攻,别人不让你打,要防守。作为进攻的一方,你要把别人给撂倒,这叫赢。说得玄乎点,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别人来打你,你不让打,这叫防守。作为防守的一方,别人要打你却打不着,最后被你给打了。说得玄乎点,叫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如何攻防呢。所谓犀利的进攻就是在进攻的时候想办法用你最坚硬的部分打对方最柔软的部分,比方说用自家拳头打别人的腰。理论上讲,即使一个小兵面对阿喀琉斯,只要能把兵器刺向阿喀琉斯的脚后跟,也就赢了。防守也是一样,对方以为吃到你的肉了,你把刀锋送到对方嘴里。举个通俗的例子,一个恶汉准备去强暴一个小女子,以为得计,马上就要爽了。谁知小女子机灵,找机会一脚踹到恶汉的祖宗根上,理一理头发转身而去,留下一个优美而讽刺的身影。恶汉只能捂住祖宗根在地上爽——和期待中相反的一种爽。

      至于如何用最坚硬的部分打对方最软弱的部分?那叫兵法,那叫计谋,就是孙子兵法或者战争论中讨论的内容。刘伯承的五行战术,讲的也是这个,告诉红军和八路军如何用小米加步枪搞定飞机坦克内的敌人。虽然孙子兵法或战争论这些兵书非常有名,但是讲的多半是原则,对弱势的共军所处的环境并无针对性的指导,正如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没有针对性指导一样。五行战术就是对游击战的一种概况总结。

      正规战归来的刘伯承是这么看待游击战的:“游击战争的‘游’就是机动,‘击’就是歼灭敌人;‘游’以掩护自己的弱点,寻找敌人的弱点,‘击’以发扬自己的特长,撇开敌人的特长”。为此总结出一系列简练有效的战术方法,诸如“攻击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就是围点打援;集中优势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吃掉战斗力最强的一部分——黑虎掏心,如孟良崮战役;“抓住顽敌,分散撕扯,一点点吃掉”,即狼的战术或麻雀战术;还有拖刀计、回马枪等等。

      这些战术归结到一个系统,可用五行来概括。

      五行,即我方(兵力、装备、机动性等)、敌方(兵力、装备、机动性等)、目标(攻或守要达到的目的)、时间(对敌我双方的制约)、地点(对敌我双方的制约)。一看也没啥高明的啊,大家都能说出来吗。确实是这样,这些东西稍有军事常识之人都能说出来。但是要把这五个要素全部确定下来并不容易。确定这五个要素之后,还能综合考虑就更难了。

      刘伯承常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

      以林彪在平型关伏击日军为例。林彪首先要正确考虑自己一方的战斗力,以及在什么样的地方和时间能把战斗力最大化。其次得准确侦查敌人的战斗力,以及在什么样的时间、地点战斗力会下降为最小。了解了这一切才能制定战斗目标:究竟是狙击、击溃、还是歼灭。因为以当年八路军的水平,是没资本和日军硬拼的。不能到平原上拉开了打,所以要选择地点。考虑完以上因素,林彪才能下达战斗命令。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可能导致意外。比方说战场选择不理想,敌人就会逃跑。比方说时间不对,敌人都能等来援军。如此等等太复杂了。没有关系,这样的活不需要咱们来干,是名将的工作。

      孙子说,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了战场之后,最高境界就是在适当的时间把敌人引入适当的地方、以适当的方式干净利索地彻底消灭干净。平型关战役规模不大,但非常漂亮。

最大的痛

在延安错过了搞教育的机会,没关系,毕竟战争年代,抗战才是根本。一二九师师长在抗战中表现并不差,通过阳明堡奇袭、神头岭伏击、七亘村巧胜,刘伯承同志晋身为八路军抗日名将。而且在抗战过程中,刘伯承一边消灭鬼子,一边完善游击战理论工作,生活倒也有滋有味。解放战争中,刘伯承延续了抗日战争的强势风格。虽然出中原参与逐鹿没成功,但千里南进,跃进大别山完成了战略上的跳跃,实现由败到胜的华丽转身。战争胜利,刘伯承成了第二野战军司令。这样的司令全军也只有四个。六年之后,刘伯承授衔为元帅。

      经历奋起反抗、失败奔逃、巧妙周旋、争霸天下、得到江山这一系列环节之后,对于一个军人而言,人生也该无憾了。到了收获的季节,军人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抗美援朝之后,第一代将帅们基本上结束了军人使命。如果还有谁的使命没有完成,那就是刘伯承。

      因为刘伯承需要把他对正规战的理解和认识传递出来,所以他去了南京。南京市长这样的世人眼中金光闪闪的头衔,刘伯承并不看重,他看重的是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校长。他要在这里培养干部,促使解放军转向正规化。

      在游击战战术上,刘伯承已经干得很漂亮了。建国之后,如果刘伯承不再干啥,躺在功劳薄上睡几年也是没啥的。为啥还要跑去搞教育呢,原因很简单,有两点:一,刘伯承骨子里是正规战专家;二,中国军队需要正规化。

      要解释这两点很容易。刘伯承出身于旧军阀,能博得川军名将之名,打仗不怕死是一点,兵书也是看过不少的。那个时代的中国是啥样呢,凡事都是老外的好,说起自家,也就是拿古文明出来显摆显摆。所以刘伯承看过的兵书要么是外国翻译的,要么是古兵书。蒋百里的国防论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还没有面世呢。中国的兵书基本上都是古代的,那里是没有游击战感念的。随后去了苏联学习,学了原汁原味的正规战。等到刘伯承回到红军中间,即将不惑之年,知识结构和思考方式基本上定型了,就是正规战。之所以把游击战概念总结得那么好,皆因为正规战基础在那里。其他将帅虽然临敌经验或战果均不差,但在理论建设上就差远了,只因为没有受正规战熏陶而已。所以说刘伯承虽然把游击战总结得很到位,本质还是正规战的推崇者。

      而且游击战的用途也有其局限性。什么情况下打游击?敌强我弱嘛。如果你比敌人强大,直接撂倒得了,再去漫山遍野跑,那不是浪费时间嘛。红军时代打游击,那是因为红军必须靠游击战的灵活性弥补自身不足,抗日战争也是一样。夺得全国政权之后,还要游击谁去?自然要正规化建设嘛。

      在正规化这点上,刘伯承比所有将帅都看得远。

      正规化的前提是教育,所以刘伯承离开军队去搞教育。这叫高瞻远瞩。

      在军事院校那几年,概括起来就是,成绩是大大的、问题是多多的。正是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了一个惨痛的结果——不能再搞教育了。

      一九五八年,反教条主义之后,刘伯承彻底闲了。之后的刘伯承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和大众没啥区别,变成一个失去用武之地的英雄。如果说其他人靠边站仅仅是个人冤屈,那么刘伯承靠边站的后果很严重——阻碍了军队正规化建设。

      更为遗憾的是,那场阻碍了军队正规化的运动,发起人竟然是彭德怀元帅。彭大将军一生光明磊落,却在反教条中留下污点。参与者也都赫赫有名,比方说刘伯承的亲密搭档邓小平。在这些人的背后还有一个高大的身躯,那就是毛泽东。

      既然刘伯承已经退出前台,这些人为啥还要批判刘伯承?原因无外两点,私怨积累和理念纷争。先看看私怨。

第三章  纷争

刘伯承的政治包袱

中共党史上,一直存在着斗争。共产党就是在这种斗争中发展壮大。

      一九二七年之前,共产党主要搞文斗,也就是工运。一旦碰见不公平现象,就组织工人说,无产阶级兄弟们,咱们又被欺负了,咱们不能被欺负,咱要展示咱们无产者的肌肉,咱不干了!就这样,学生罢课,工人罢工,跟家常便饭一样,搞得轰轰烈烈,惹得官僚资本家从皱眉头到恨得牙痒痒。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中央的雏形,领导人都是比较有名的教授或知识分子,如大名鼎鼎的陈独秀,如才华横溢的瞿秋白,如能说会道的王明。

      官僚资本家被折腾烦了,就和蒋介石商量,出钱请蒋介石清理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从此开始所谓的白色恐怖时代。共产党转入了武斗。武斗过程中,出现了本土派,以毛泽东为首,带着彭德怀、林彪这种民族主义者在山沟沟里打天下。

      这个过程中,中央领导人换了好几任,基本上还是知识分子,如瞿秋白,如王明,如博古。这些人都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理论家,开会作报告都是一流的,人品也不错,个人素养很高,但是有两个缺点:一,惟共产国际命是从;二,不懂战争,解决不了中国的实际问题。根据党指挥枪的原则,他们还是领导。当这些中央领导在国统区大城市混不下去了,就迁到苏区山沟沟里。根据他们从共产国际所学,发现这些理论和苏区现状不配套。于是他们决定充分发挥领导水平,去改造苏区。这样就必然和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派发生冲突。

      这就是所谓的“土洋”之争。

      洋的一派是王明、博古、张闻天、王稼祥等人,从苏联归来的知识分子,代表所谓正统(周恩来虽然不是从苏联回来的,但长期位居高层,属于国际派的合作者);土的一派也就是毛泽东,代表所谓中国的实际力量。两派就领导权问题进行过一次斗争。

      时间:一九三二年十月三号,地点:宁都。

      结果:手持“莫斯科”招牌的洋派获得短暂胜利,毛泽东被解职。

      那么刘伯承怎么扯进来了呢。看看国际派那些人,都是拿笔的,在和谐时代勉强可以应付。如果时代和谐,他们还在城市待着呢,也不会去山沟里搞斗争了。这些人虽然不会打仗,却要改变战略计划。正如政治上抛弃毛泽东、靠向共产国际一样,战争上也向苏联靠拢。战略计划制定者有了,就是被笔杆子们尊为天神的李德同志。但是战术总得有人执行吧。执行战术的那些人都是跟着毛泽东打仗的,也就是说都是搞游击战的。

      得塑造一个楷模。这个楷模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有一定威望,说出来的话有人听;二,有正规战素养,说话有道理;三,是中国人。不用选了,符合条件的只有两个:刘伯承和叶剑英。相比之下,刘伯承更具优势。叶剑英也去过苏联,但是时间较短,回国后也当过参谋长,但是现任参谋长是刘伯承。而且,刘伯承在军方的名气也比较大,“川军名将”么,谁不知道啊,还指挥过南昌起义呢。刮骨疗毒,关云长在世啊,谁不知道。

      也许是政治上不敏感,也许是迫于压力,刘伯承站队时选择了国际派。站队也就算了,还以其深厚的理论素养写文章针对毛泽东、彭德怀、林彪等人关于“游击主义”战术的理论文章。仅仅针对战术也就算了,还上纲上线地批评他们的“右倾”倾向,指斥他们在战略上存在着不能打正规战——上升到政治路线上去了。

一着不慎,千古恨呐。之后刘伯承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就算当时党内有不同意见很正常,留下芥蒂是必须的。那些人呐,毛泽东和彭德怀,还有林彪,反对任何一个都困难很大,何况一下子全反对了。而且当时是在毛泽东最为失落的时候,是彭德怀、林彪对上层决策不满的时候。这个时候同时得罪这么几个人,只能说刘伯承太不小心了。当然能够同时得罪这么几个人,也算能耐不小。

      就算正规战是刘伯承一生之心结。从长远角度上看,刘伯承是对的,任何军事集团最后都要正规化,搞大规模集团作战。但是当时,呵呵,看起来只是玩笑,枪还不够用呢。

      林彪、彭德怀读到文章后自然很来火。

      彭德怀说:“按他刘伯承的说法,我们这几亩田早卖光了。”

      “其他人不行,就他行。”林彪也说,“我们的游击战为什么不好哇,打正规战,拿么子打?他刘伯承一个人去打就行了。”

      结果军队在南丰吃了亏。彭德怀不爽、林彪不爽,必须的。在山头林立的军内,要说一点芥蒂都没留下,可说是相当的扯。还有就是百团大战那些事。百团大战主要是彭德怀弄出来的,毛泽东有意见,刘伯承自己做了检讨过关。延安整风,彭德怀被整了几十天,刘伯承日子很好过。这些就是所谓的“个人恩怨”,确实存在,没啥好隐瞒的。

      关于这些所谓的私怨,毛泽东心中肯定也有芥蒂。有两个例子,陈毅在井冈山反对过毛泽东,毛泽东后来拿出来晒了晒。林彪在会理会议写信让彭德怀前台指挥,毛泽东以为彭德怀反对自己,时不时拿出来晒晒。刘伯承在如此紧要关头反对自己,说一点芥蒂也没有那是瞎扯。人之常情么。对刘伯承而言,这是一个政治包袱,刘伯承要一直背着。和徐向前处境类似。所以刘伯承一直沉默低调,并且战争一结束立马身退。

      此后刘伯承对毛泽东一直保持着一种有尊严的尊崇。毛泽东并没有蓄意打击报复刘伯承,并且对他一直不错。从抗战一二九师师长,到第二野战军司令。

      实事求是地讲,这应该是一段美谈。解放前的毛泽东容人之量很大。刘伯承的能力很大,两者相加才成就了一番美谈。

理念之争的前因

建国之后毛泽东承让刘伯承任总参谋长,刘伯承婉拒了。不为别的,只为梦想。他的梦想就是帮助中国军队过上能打正规战的日子。建国初期,那些军人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文化素质不高,天天爬山钻树林,山野气息浓厚。作为国家军队,正规化是必须的。

      正规化的前提是要培养足够多适应现代战争的干部、训练中高层指挥官。

      刘伯承把他的梦想跟毛泽东说了,毛泽东非常支持。建国之初,新中国意料之中地倒向苏联。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小心翼翼地跟在苏联身后,全面学习。既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领导人在对社会主义没有任何概念的情况下去搞建设,只有把苏联当模板来参考。以毛泽东和刘少奇为首的领导人高喊: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毛泽东把高岗弄进北京,看中的也是高岗在东北学苏联学得不错。军方当然也不能落后。所以当刘伯承提出搞军事正规化教育时,毛泽东非常支持:永远不要骄傲自满,一定要将苏军的一切先进经验都学到手,改变我军的落后状态。

      军事院校里的刘伯承两耳不闻窗外事,天天教授学员怎么打正规战,教材是苏联的,内容也是苏军那一套。

      西方有句名言,行动就会产生错误。中国有句谚语,干的越多错误越多。

      周围有那么多眼睛盯着,每双眼睛的位置都不一样,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来了。何况刘伯承同志本来就没有办学经验,相当于瞎子过河,问题那是一大堆。

      军队正规化建设和国家建设一样,也是没有经验,像教材啊、课程安排啊、乃至生活习惯都全面模仿苏联,名曰学习苏联先进军事经验。说学习先进经验,究竟哪部分属于先进的或落后的,也没有一个判断标准。反正就是先模仿,再研究呗。随着时间的积累,军事学院越搞越好,为啥又变成教条了呢?因为中间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抗美援朝。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用的可不是苏联正规战,而是把传统的分割、穿插、包围、伏击、狙击、近战、夜战发挥到极致。通过这些传家宝贝也实现了自身战略目的,底气就足了。特别是毛泽东和彭德怀,通过这次军事实践挺起了腰杆子,对自身战略战术自信了。

      第二件事是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那个秘密报告把斯大林说得一文不值,什么战争魔鬼、自恋、自大、不讲人权等一大堆罪名。仿佛斯大林就是一大堆垃圾堆砌起来的。这个报告对中共影响非常大。虽然中共不完全认同赫鲁晓夫把斯大林说成垃圾,但是从赫鲁晓夫的“垃圾说”中看到,苏联光鲜的外表之下隐藏着很多垃圾成分。这时候再模仿苏联就要好好地反思一下了:是不是把垃圾也模仿过来了。当然不能说咱们把人家的垃圾也学过来了,只能说不要搞教条了,学归学要批判继承。如何批判继承也没有个标准。

      具体有哪些需要防止的呢?主要有这么两个:一是五六年的匈牙利事件中,派去镇压“反革命暴乱”的军队大批倒戈。正如联合国调查匈牙利问题的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所写:匈牙利有关领导人在整个匈牙利事件期间都未能使匈牙利部队与苏军一起同武装起义者进行战斗。二是五七年苏联的“朱可夫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朱可夫立下赫赫战功,斯大林死后,朱可夫确保了赫鲁晓夫的地位。正因如此,朱可夫同志因为“试图削弱党组织在武装部队中的工作,企图取消党对军队的领导和监督”,先后被解除国防部长、苏共主席团委员和中央委员的职务,晚景凄凉。

      这两件事都表示军队脱离了党的指挥,后果是很严重的。对于一直强调党指挥枪、枪杆子出政权的中共而言,确实非常严重。这些都是垃圾,绝对不能教条过来了。中共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军内,看看有没有教条主义的倾向。不看则已,一看就看到刘伯承的军事院校,因为军事院校内确实有很多苏联的痕迹。而且不少东西根本不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刘伯承面临这些问题

苏联红军固然强大,但中国不是苏联,解放军有自己的传统。学苏联有很多难题。最大的难题就是道具问题:苏联有坦克,中国就没有,飞机也没有,火箭炮也没有。没有这些道具,相当于穿现代衣服演古装戏,怎么演?

      苏联当时的工业力量岂是中国能比拟的?要把这些玩意弄出来,首先得把国防工业搞起来。当时搞国防工业比培养干部困难,而且不归他刘伯承管。就算让刘伯承管,短时间内也整不出来。造飞机需要先造零件吧、要造零件需要零件技术工人吧、没有技术工人要培养吧……这样一个周期下来需要多少时间?

      没有道具模型和工业基础支撑,所谓的战术推演很可能演变成纸上谈兵。所谓学习苏联的先进军事经验,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教条化。比方说苏联人搞“六小时一贯制”,中国人根本就不适合这个,也这么搞,自然会引起反感。有些部队院校造的洗漱间和厕所,都是按苏联人的身高整的,身材矮小的学生连上厕所都是问题。那年头中国人的身高还不如现在。中高层指挥官基本上出身贫寒,战场形象虽然威武高大,实际生活中的外形确实不敢恭维呵。

      最牛叉的是考试:每门课学完要考,学期考、学年考、毕业考。考官有主考,还有陪考、监考。比起这些,今天的应试考试已经很“素质”了。

      毕业考阵容是这样的:由朱德为主席,刘伯承等人为副主席组成的国家考试委员会,军委各部负责人任主考官。学生真是幸福啊,一下子能见这么多牛人。换成现在,考啥试嘛,直接合影签名留念得了。对于很多内向型的同学而言,幸福就是压力,承受不了压力就现场昏厥了。他们都是指战员啊,将军,都压昏了。

      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事,篇幅限制,就不介绍了。

      整天拿着书本去背,在黑板上演练战术,或者对着沙盘推演,就好比不让工科学生做实验,素质教育都变成应试教育了。

      既然没有现实的演练基础,就有人试图从嘴上突破。什么是嘴上突破呢,就是发表惊世骇俗之言论,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目的,和今天的网络愤青有一拼。

      当时的环境和现在可不一样,不能乱说话,要对自己言论负责。特别是军人,永远是行动而非喷口水。那些嘴上理论中,最要命的一条就是——建议实行“一长制”。

      一长制——就是一个人说了算。苏联红军就是这样,一个头头,一个人说了算。在一个团中,团长就一言九鼎;在一个军中,军长可以充当独裁者;在一个军区中,司令就是国王。因为头头权利太大了,所以才有后来的朱可夫元帅帮助赫鲁晓夫上台的事,即军人干政。

      中国军队配有政委,分散了权利,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政委这个位置上,出过聂荣臻、罗荣桓、邓小平这样的人。比方说辽沈战役中,毛泽东让林彪拿下锦州,林彪犹豫不决。这时候罗荣桓出马了,给林彪做了一番思想工作,林彪下了决心打锦州。如果没有罗荣桓,林彪也可能没决心打锦州,也可能和毛泽东硬顶。

      主张实行一长制,简直是向整个军队制度和毛泽东本人挑战,疯了。而且中苏关系恶化,开始论战提防,你再去学习,想干啥?苏联出现了朱可夫事件,你再学,想干啥?不论任何时候,只要共产党还在执政,敢触碰这个禁区者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说者过了嘴瘾,账却要刘伯承来还。

      这些故事形成报告,通过彭德怀和邓小平上传之后,问题就来了。

      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之后,心气空前高涨——老美都赶走了,改啥改啊?别折腾了。改革必然触动一个禁区——偏离毛主席路线,很大一个罪名。

      批判会就来了,会上很有趣,毛泽东按照一贯风格作了谈话,彭德怀、林彪搞了批判,陈毅等人和稀泥。下结论:刘伯承违背了毛主席路线。

      大家冤枉了刘大元帅?没有!

      刘的军事理念和毛泽东军事思想不合拍,这是事实,挨批是必然的。现在大家替刘伯承喊冤,应该明白一点,刘伯承和毛泽东确实存在军事路线上的分歧。

      刘伯承的军事理念很清晰,就是那两个字——正规。就算打游击时,骨子里仍然是一个正规战推崇者。这点毫无异义。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什么?解放战争之前很明确,游击,游而击之,保存实力。解放战争时期就比较模糊了,解放军大规模迂回、长距离穿插都是军内大佬在执行。抗美援朝依然是这么打的,如果这一切归于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刘伯承的军事理念依然不合拍。因为刘伯承的正规战理念在那个年代还是很遥远的事,对装备依赖极为严重。即使今天,依然诸多困难。因为用常规武器拼飞机、坦克、导弹,中国依然没有优势可言。

      所以说批判刘伯承违背了毛主席路线一点也不冤枉。

      我们为刘伯承遗憾,是因为在法制不健全的年代,一个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将军不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回顾那一次次斗争,并不是要揭秘呀什么的,而是痛惜那一代人浪费了时间。反教条,就是军事系统在浪费时间。

      当时真正和毛主席路线不合拍的人有两个,党内刘少奇,军内刘伯承。和他们军内理论家与党内理论家的头衔相符。

交锋

主管全军院校工作的副总参谋长张宗逊,率领工作组到南京军事学院调查、研究、开一系列座谈会,并写了调查报告,肯定院校学习苏军经验的成绩,同时也指出搬来了不少垃圾货。接到这个报告之后,彭德怀亲自去了南京军区,经过一系列实地考察之后,发表了一个讲话:肯定成绩同时,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教条主义。这些都是实情,也没啥,不奇怪。

      然而彭德怀的身份是国防部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那是位高权重。再加上彭德怀威望如日中天,他说军事学院存在教条主义自然非同小可。立马有人跟进,进一步提出“军事学院是教条主义的大本营”“训练总监部是教条主义司令部”等煽动性口号。没办法,观察领导言行,历来就是国人官场的一大特色。

      军事学院的同志们一听不高兴了:我们辛辛苦苦工作,你们倒好,说风凉话。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行,要反击,不要以为我们是好欺负的。以训练总监部部长萧克为首的人对此则持相反意见。一场辩论战就此展开:萧克VS张宗逊。

      萧克,湖南人,生于一九零七年,生于书香门第,主修打仗,兼修写作、写诗、写字,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随朱德上井冈山。

      张宗逊,陕西人,生于一九六八年,黄埔五期毕业,参加南昌起义未遂转而参加秋收起义,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萧何和张宗逊都是老井冈山,都参与了长征,长征途中都曾被张国焘胁迫南下。两人最亲密的接触应该是在抗战时期,萧克,一二零师副司长;张宗逊,一二零师三五八旅旅长。二人应该有不少工作上的交流。之后萧克去协助聂荣臻和叶剑英,张宗逊则一直在贺龙团队里,随后在彭德怀手下工作。两人年龄相仿,工作经历差不多。五五年评军衔,都是上将。

      萧克,上将排名第一;张宗逊,上将排名第三。但这并不是一场第一上将和第三上将的辩论。和萧克站在同一条战线的还有上将排名第二的李达。张宗逊代表军委和国防部,说军事院校教条主义严重。而萧克则代表军事院校,说你怎么能瞎扯呢,明明是正规化教育。

      张宗逊:反对我就是反对彭总,就是反对国防部,就是反对军委,就是反对毛主席。

      萧克:反对我就是反对刘司令,就是反对军事院校,就是反对军队变革、反对毛主席。

      这么一比较,旗鼓相当。双方你来我往,相互指责对方反对毛主席,不亦乐乎。最后还是修过写作的萧克占了上风,批判张宗逊犯了“保守主义”错误。萧克同志赢得了和张宗逊交锋的胜利,却给军事院校和刘伯承惹来了麻烦。

      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军事院校确实有教条主义风气。让人家说一说,也许就过去了。萧克这一折腾倒好,还不人家说了,变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原本这是一些问题,现在变成了树大招风。这还不算完,五八年四月十七号,叶剑英到南京军事学院视察,第二天在全院教职学员干部大会上发表讲话:“有人说学院是教条主义的头头,但应该说,全军包括院校和部队都有教条主义的成分,当然不必按上一个教条主义的帽子。”他还专门高度赞扬刘伯承:“我们的刘伯承同志经历了四十多年战场生活、军队生活,精通俄文,战斗经验丰富。像他这样的同志是很少的。他很红、很专,就是不教条。他八九次受伤,为革命为人民流了很多血,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宝贝,应该很好地维护他的健康,以便他能更好地负责国家大事。”这也是大实话,但却是在帮倒忙。因为此时军事学院已经成了靶子,应该低调,而非高调。毕竟对方是国防部和军委,是上级。在大家都要提防军队出事的时候,军事院校能够得到这么多人支持,本身就说明一个问题——即这是一块铁板。军内不允许存在铁板。如果没人支持,也许批判一下就过了。

      与此同时,彭德怀把他在军事学院所见所言整理出来交给毛泽东。毛泽东表示支持彭德怀同志。毛泽东不仅仅支持彭德怀同志,还给彭德怀配备了一个强大的助手,邓小平同志。反教条主义就此拉开大幕。彭德怀主持批判,而邓小平任反教条主义组长。在高岗事件中,邓小平表现突出。之前反右派斗争,邓小平挂帅,战果辉煌。这一次又是邓小平挂帅,加上彭德怀当主持人,一文一武配合顺利。而且邓小平对刘伯承非常了解,知道如何动手。加上林彪前来助阵。军事院校那帮人别说还手,连招架之功也没有了。

      第一个目标当然是萧克。按照萧克自己所说,一辈子一共三次站错队。第一次站错队,就是一九二九年六月,陈毅意外地把毛泽东轰下台,造成毛泽东第一次下岗失业,萧克投了陈毅的票。第二次则是六年之后,张国焘南下,萧克被迫跟去了,幸好途中碰见朱德。在朱德一番说教之下,和朱德一起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第三次就是这次。这次萧克同志体验到了无产阶级同志的怒火:一连五十天的轮番轰炸,北伐时代就开始扛枪冲锋的萧克同志顶不住了,败阵吐血,承认了一系列罪名,如领导“反党宗派集团”向党和军委正确路线进攻。

      萧克上将固然南征北战,固然多才多艺,但是还是太小了点。不值得这么多元老级人物出马。他们出马是为了萧克后面的那两位,粟裕和刘伯承。

      第二阶段主要批判第一大将粟裕。这一阶段是主力有三个:彭德怀、聂荣臻、陈毅。这部分后面会详细介绍,这里先放一放。

      最后一个对象是刘伯承。林彪说:“有人一提起学习就想到外国,专学外国的东西,以为只有外国的东西才是好的。这就是迷信,一定要打破迷信观点。我们的经验很丰富,不能把黄金当黄土甩掉了。”林彪又说:“有的单位不把毛主席军事著作作为军事基本教材,只作为参考材料,这是不对的。有的单位连参考都没有列上,这就更不应该了。”这是当选为军委副主席的林彪的第一次表演。林彪说的“有的单位”就是指刘伯承负责的军事学院和叶剑英负责的训练总监部,有人就是指刘伯承和叶剑英。总结起来:观点鲜明,一语中的。

      林彪是痛恨教条主义的。毛泽东也是痛恨教条主义的。林彪一生紧跟毛泽东,了解毛泽东,而且了解井冈山的旧事。所以他这么说不稀奇,而且说得也不算错,算不上完全倒私货。林彪此番讲话也可以理解为反对洋教条,要求重视中国的军事经验,不能因为林彪后来出事就认为他借机整刘伯承、公报私仇。林彪当时既不主政也不主军,想公报私仇也没条件。

      毛泽东支持反教条主义,因为他一生最痛恨教条主义,反感别人崇洋媚外。特别是赫鲁晓夫把斯大林说成垃圾魔王的情况下,特别是中苏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毛泽东说:“现在学校奇怪得很,中国革命战争经验不讲,专门讲‘十大打击’,而我们几十个打击也有,却不讲。应该主要讲自己的,另外参考别人的。我不知道军事学院、训总到底有多少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本来是行动的指南,而他们当作死条条来啃。如果马克思、列宁在的话,一定批评他们是教条主义。”

      正是毛泽东的支持,反教条主义才会升温。这从一年后林彪在军委扩大会议的发言中可以得到佐证:“去年军委扩大会议反教条主义的情况,我记得很清楚。训总四级干部会议开了个把月,这时候彭德怀同志究竟站在什么立场上是很含糊的。军委扩大会议以前,彭德怀同志的态度也是不明确的。我刚回京时,无意中谈到萧克有教条主义倾向,我才开始接触到这个问题,当时军委扩大会议马上要开,但并没有确定以反教条主义为主题。我得到这个材料以后,认为应该以这个为主题,军委扩大会议应该有这个思想内容,把情况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认为应该开展这个斗争。”大致过程也就是这样。

人生七十古来稀,一九五八年的刘伯承已经六十六岁了,正在上海疗养。他的身体不好,已经好几年了,尤其是眼睛,青光眼,看不清。特别是眼压升高之后,看东西极为困难。一般情况下,人生至此应该退下来享几年清福了,刘伯承还在为军队建设呕心沥血。为了建军梦想,刘伯承忍受着肉体的伤痛,如同几十年一贯忍受的。

      接到进京电话之后,刘直接从上海坐火车进京了,连秘书都没带。关于反教条主义的风声他已经听到了一些,很难过。但是更难过的还在后头,到北京才发现事情严重得多,需要检讨,才打电话回南京让秘书过来整理“检讨”材料。

      七月十号,中南海怀仁堂,一千多位将军在场。刘伯承虚弱的身躯在别人的搀扶下上台检讨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将军们齐刷刷地起立,向刘伯承行了军礼。此时的刘伯承是上台接受批判的呀。许多人把这个现象解读为将军们对统帅的尊敬,我觉得这是将军们向一个老兵的致敬吧。老兵终究要退出战场,却不会从人心中退出。接着全场又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刘伯承被这一幕感动了,他匆忙(没想到)举手回敬军礼,又连着摆手让大家坐下来。

      人生至此,军事生涯至此,应该没有遗憾了吧?不!遗憾大大的。刘伯承没有想到批斗会来得这么猛烈,更没想到从此会和军事教育绝缘,最没想到的还是在这场批斗风波之后,军队正规化建设之路迂回了很大一个弯,相当于毕生梦想化为尘土。如果此时的刘伯承还年轻,大可以豪情一把:大不了重新开始、从头再来。然而伤残之身年近古稀的刘伯承已经没有时间了。等到一切条件具备,发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精神时,却发现人生如梦梦如影。

      阻挡最终梦想的居然是昔日的领袖和战友,这世间没几个人能承受这份伤痛,也没几个人有机会承受这份伤痛。此时的刘伯承一定非常难受,一方面痛惜自己——存在一定的教条作风;另一方面痛惜党内同志吧,同志们怎么就不能宽容一点,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呢。

      一世梦想,断送在此时,肯定想不通、不甘心啊!怎么会这样呢?共产党人不是最爱讲实事求是的么?实事求是地讲现在是军队正规化的时候呀,怎么能白白浪费这大把机会呢。刘伯承很痛,痛惜革命一生,却在最后时刻断送了梦想。

      事情怎么会弄到这个地步?他不懂、不明白、不理解,但必须接受。

      其实刘伯承可以不用参加这场批斗会的,毛泽东已经亲自发话了,“刘伯承年纪大了,又有病,可以不出席大会作检讨。”那么刘伯承为啥又做了检讨?

      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有两个答案:一个是刘伯承组织性强、党性强;另一个是外在压力。

      第一个答案无须解释,多年来刘伯承服从命令听指挥,从不向党中央讨价还价。另一个答案是压力。压力来自哪里呢,既然毛泽东已经开绿灯了,压力只能来自两个人了,就是大会主持人彭德怀和小组长邓小平。

      究竟是谁呢?刘弥群接受采访时说过:“那次反教条主义,对我父亲打击很大,他没有想到,因此非常震惊,特别是使用的方式,坐火车上北京做检查前就有几天晚上没睡好觉,在火车上又一夜未眠,眼压高达73度,就这样带病被架到怀仁堂做了检查。但是他从来没有给我们这些孩子们说起这些事情,这是组织纪律性问题。但是几十年后,彭德怀的侄女彭刚曾给我们家带过话说,彭总晚年对那次反教条主义感到后悔,‘叫我代表他向你父亲道歉,但是让你父亲到怀仁堂做检查,彭总当时是不同意的,那是邓小平的意见。’我本人根据所经历事情相信此话。”鉴于彭刚是彭德怀的侄女,有为亲人洗脱的嫌疑。姑且不论彭德怀,因为彭德怀是反教条主义的主要人物之一,不论有没有让刘伯承去检讨,反教条都是光明磊落的彭大将军一生的污点。如果彭德怀坚持让刘伯承去检讨,那么在庐山会议之后,在那种强度的批斗会之下,芝麻粒都能扒出来。要知道参加政治运动那些人扒消息的水平比现在的狗仔队是高明很多倍的。所以彭德怀的嫌疑比较小。

      那么分析一下邓小平是否坚持刘伯承到现场做检讨。既然彭德怀嫌疑小,邓小平嫌疑就大一点。反教条主义组长是如何表现的,现在还不清楚。当时邓小平的表现应该和毛泽东相当,或者说和林彪相当。因为这个时候的邓小平还是毛泽东忠实的追随者,随时随地准备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从之前反右派到之后大跃进都是按照毛泽东的意思在办事,这个反教条主义也不例外。五八年的邓小平,还在紧跟毛泽东的脚步,还没有自己的理论。

      当时的邓小平代表毛泽东反教条,就责任而言,必须把教条主义的“总根子”刘伯承拉出来检讨。理由如下:一是向毛泽东交代,在当时大环境左倾的情况下,表示我还是忠于你的,能把你交代的事情办彻底。

      不管彭德怀还是邓小平的压力,在毛泽东开绿灯的情况下,刘伯承可以不去现场检讨的。如果他不去,没有人能强迫他。他所以去现场检讨,还有第三个理由:即他希望通过检讨可以过关。如果检讨过关,那么就可以继续推动正规化运动。即使他自己不干了,也可以由他人来代替他干。后来坚持辞去一系列职务,应该不仅仅是远离是非之地那么简单,还有另一层态度:过错在我,我已经离开,学院是无辜的,军队正规化应该继续搞。正如文革之前,刘少奇最后一次见毛泽东时说:“这次路线错误的责任在我,广大干部是好的,特别是许多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主要责任由我来承担,尽快把广大干部解放出来,使党少受损失;二、辞去国家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毛泽东著作编委会主任职务,和妻子儿女去延安或老家种地,以便尽早结束‘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少受损失。”刘伯承应该也是这样,只是没说出来而已。理论家的心是相通的。

      将军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战争理念不能在战场上实施,就如政治家的治国理念无法得以实施一样。这点上,刘伯承和刘少奇可以称得上难兄难弟。这对难兄难弟成了国家深深的伤口。

      反教条主义发生在军内,参与者基本上都是开国将帅,实际上是一场政治事件。在这场政治事件中有两种表现:一,用政治冲击军事,这事发生在刘伯承身上;二,用政治影响政治,这事作用在另外一个人身上。

      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七号,会议开幕,一直到六月九号,称为会议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主题是批判粟裕。在邓小平主持的元帅会议上,在毛泽东的授意下,彭德怀、聂荣臻、陈毅、黄克诚等人向粟裕猛烈开火,指责粟裕三大罪状:与陈毅、聂荣臻和彭德怀三位领导都搞不好;向党向国防部要权,争夺军队领导权限;告洋状。在这种全方位多角度打击之下,粟裕将军先后八次检讨,几乎承担了所有罪名。和刘伯承一样,从此靠边站,却因祸得福避过之后的各种政治运动。

      解释粟裕事件之前,先比较一下作为军人的刘伯承和粟裕。

第四章  略微比较一下刘伯承和粟裕的指挥风格

说真的,这是一个得罪人的事。

      现在军粉中,刘伯承有一大堆粉丝,粟裕也有一大堆粉丝,说啥都要得罪人。一般来说,得罪人的活是没人愿意干的。但是行文至此,忽略过去似乎是对二人的不敬。写将军不写起指挥风格,就如同写政治家不说治国方略一样,实为遗憾。

      从军衔上看,刘伯承元帅,高于粟裕大将。这个可以忽略不计。军衔并不完全代表才能和战功,这点前面分析过了。

      从军事角度看,一块残缺的镜子,打成两半,一半是刘伯承,另一半就是粟裕。两人结合在一起意味着完美。

      刘伯承科班出身,满脑子正规战和军队现代化,前面说过,理论方面军内没人跟他比。虽然潜心研究过游击战,并且成绩傲人,本质上他还是一个正规战专家。他的理论基础极其深厚,所以号称党内孙武。注意,是党内孙武,不是党内白起、卫青或李靖。

      孙武何许人?相信全世界凡是对军事多看两眼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意味着啥。然而即使是资深军粉,也不见得去研究这位两千年前的超级前辈的军事战功。大家记得他,只因他留下了十三篇兵法而已。

      党内孙武刘伯承来到战场上,狙击战或伏击战都打得如同教科书一样标准,战术布置同样教科书一样标准,一切太标准了,以至于在战场上的临敌应变亦如教科书一般。最显著的一个战例便是大渡河畔,刘伯承度过大渡河之后,率部争夺泸定桥。林彪同样率部前往,一人一边。如果刘伯承先到,就不用爬铁索进攻。结果却是林彪后发先至,飞夺泸定桥成功。为何刘伯承先走却落后了?就是行军太教科书了呗,该吃饭时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没有急行军,全然忘了红军此时正在生死关头。这是刘伯承之瑕疵。

      如果说刘伯承是一个杰出的战略理论家,战术实践方面有些许瑕疵;那么粟裕正好相反,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实践者,在理论方面有所欠缺。

      粟裕是另外一种人。进入军队之前,粟裕只是一个小年轻,从没上过一天军校,兵书估计也没看过。至于兵法,呵呵,还不如馒头来得实在。

      如果说粟裕有什么老师,那就是敌人和战争。

      粟裕长年远离中原,在靠近蒋介石的心脏地区与之周旋,时不时受点伤什么的,还要应对那个年代特有的同志之间的无可避免的“提防”,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在这样的情况下,粟裕同志也没心思没时间停下来“钻研兵法”,能活下来就是最好的兵法。

      当你深陷敌人包围圈,在那种你死我活的环境中,有哪本兵书告诉你该啥时候打仗、啥时候睡觉、啥时候吃东西?该如何派兵布阵,如何避敌,如何逃跑,这一系列问题都得自己解决,没有任何一本书、任何一种兵法可以告诉你。

      在那残酷的环境下,奉行最残忍的丛林法则。

      法则只有一条——靠自己。

      在那无情的淘汰赛中,如果你不是天才,那就会被淘汰,被残忍地淘汰,然后被遗忘(运气好点捞个烈士头衔)。能生存下来的人,只能是天才。粟裕存活下来了,还给敌人以重创,所以说他是天才军事家。他的才华不属于任何流派,随机而变。正因如此,粟裕的才华表现得诡异难测。正因如此,粟裕才能完成诡异的黄桥之战,才能弄出来苏中七战七捷,才能以天下人都想不到的方式去打孟良崮,才会去硬着头皮设计淮海战役。

      要是搞辩论,即使第一代军队领导人文化水平不高,也可以肯定,很多人远胜于粟裕。但是临阵对敌,能和粟裕相媲美之人屈指可数。粟裕也不是没有缺陷,他的缺陷就是论理水平有限。这个缺点在战场上没啥,对后人却是无尽的遗憾。后人研究粟裕将军,只能从有限的战地资料中自己总结,难以知晓粟裕那个脑袋里思维活动的轨迹,以及对战争的看法。所谓的专家或者粉丝们,由于没有实践经验,只能凭空想象,生搬硬套,无趣得很。

      以粟裕战争实践之经历,如果理论水平高一点,必然能为军事思想增光添彩。

      ——遗憾呐!

      作为正规战的推崇者,刘伯承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在战场上发扬自己的战争理念。他唯一大显身手的机会是统兵出中原,可惜时机不成熟,阴差阳错之下,变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时不与我,可惜。

      刘伯承的遗憾,粟裕填补了。国共决战,最拉风的两个人中,一个就是粟裕。决定性的淮海战役中,粟裕出尽风头,刘伯承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如果粟裕和刘伯承是一个人,那将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然而这个想法终究还是苛刻了一点。人无完人,或许那种完美的军人终究是不存在的。就连伟大的孙武,也不完美。

      刘伯承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这当然是一位老同志对后辈的称赞。从某种意义上说,刘伯承有点羡慕粟裕,因为粟裕在国共决战中才能得到充分施展,而自己没有这样的机会。

      一九五八年,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将军的事业线就终止了。两人一同挨批,同样是生前没得到平反,难道是天意?是老天在提醒我们注意两位杰出军人之互补性的特点?

第五章  从天才到名将

天才是如何炼成的

粟裕,侗族,湖南会同人,属于少数民族,农村户口,被压迫歧视的对象。

      粟裕生于一九零七年,和林彪同年,开国将帅中最年轻的指挥官之一。南昌起义那年刚满二十岁,此前已经跟着叶挺在独立团混了一阵子,算是“老兵”了。

      现在提起粟裕大将军,都是一片赞美之辞,似乎是个天才。在这个轻浮的世道上,凡是有人取得优越成绩,便冠以天才称谓,然后一切结束。好像天才是个万能公式,能解释一切不平凡的现象。

      说天才容易,分析天才难,成为天才更难。

      粟裕成为军人那会,额头上可没写着天才二字。而且身材瘦小不善于交际,估计在军队中吃了不少苦头。那年头军内流行以大欺小、恃强凌弱,叶挺独立团就算军纪好点,终究还是旧时代的军队。估计年轻、缅甸、瘦弱的粟裕没少帮助大兵哥哥们干点基础性工作——提鞋洗衣服啥的。当然和后来的经历相比,这些苦头也不算啥。

      之所以当兵,说好听点是为了伟大理想,更现实的还是混口饭吃,或者说理想就是混饭吃。然而乱世之中,军人也不容易混饭。混不好,就不用吃饭了。乱世,往往都是军人的世界。死去并不算好,不死的,也是无数次死里逃生。

      所谓天才军事家,就是从这种死里逃生中逃出来的。现在就看看粟裕将军是如何从腼腆少年“逃”为军事天才的。

      南昌起义失败,警卫班长粟裕随部队转移,国民党在后面追赶。在武平那个地方,掩护大队撤退时,一颗子弹飞来,从粟裕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了过去,粟裕当即栽倒在地,不能动弹,但没有昏迷,头脑还清醒。倒在地上的粟裕依稀听到上级排长说了一句,“粟裕呀,我不能管啦。”排长同志十分负责任地卸下粟裕的驳壳枪,丢下粟裕走人(住:排长后来自行离队了)。也不能怪那排长不仗义,兵败如山倒,打掩护本来就极其危险,能活命就不错了。以赫赫有名的林彪为例,南昌起义时也是个小干部,失败中途也经历过离队开过小差,只是没找到归宿又回到队伍来了。

      等到粟裕恢复意识,身边已空无一人,无力再爬。这时候,想活命就要赶上队伍,不然就是死路一条。粟裕奋力站起来,因为太虚弱,又跌倒了,站不住。死神在年轻的粟裕身边露出狰狞的面孔。看来未来的名将要提前去见马克思了。然而求生意志激发了生命潜力。粟裕身临绝境之下奋力一搏,顺着山坡滚下去,艰难地爬到路上,却又滑到了路边的水田里。这时,粟裕再也没有力量前行一步了,但幸运女神向他招手——几个同志沿着山边路过,帮助粟裕爬出水田,包扎好伤口,又搀着他赶上了部队。

      这是粟裕同志第一次死里逃生。求生能力(躺在山上听天由命)稍微差一点,就挂了;身体条件差点(爬不动),就挂了;运气稍微差点(碰不到同志),也就挂了。这些不仅是粟裕逃命的因素,作为普通人想要有所作为,也需要这些。

      两年之后,在宁都再次负伤,这次伤在屁股。

      又过一年,也就是一九三零年,死神再次现身。当时粟裕已经升为支队政委。在赣南苏区,粟政委随部队和国民党军独立十五旅死磕。一发迫击炮弹打过来,在粟裕身旁爆炸。粟裕头部被弹片击中,昏倒在地。

      士兵们看到粟政委头部负伤,满脸是血,急忙跑过去帮他包扎伤口,要把他抬下战场。

      哪知粟裕苏醒后坚决不肯,刚说完“别管我,快去追击敌人”,又昏了过去!够狠!有这样的指战员,国民党能架得住么?

      战斗结束,士兵们把昏迷不醒的粟政委抬到医院,发现一块弹片深深地嵌进了他的颅骨。医院条件简陋,无法进行手术,医生只好用纱布将其头部紧紧缠住。三个多月后,粟裕奇迹般地伤愈归队。战友们都以为他是被炮弹片炸伤而已,没人想到弹片竟然一直留在他的头颅内。直到一九八四年,粟大将军死后被火化,弹片才从骨灰里拣出。一共三片,现藏与军事科学院,作为军人强悍的证据,宝贝一样供着。

      不能不佩服粟大将军福大命大。弹片位置再偏一些,可能就……。但是弹片在脑袋里也留下后遗症,此后战事紧张或者工作劳累,就会头疼头晕。那时既没有止疼药又没有保健医生,怎么办?忍着!在淮海战役最为紧张的时候,粟裕曾经七天七夜不睡觉,怎么过来的?忍过来的!天才必须能忍,一直忍,忍到忍不住。

      朝鲜战争之前,毛泽东点名粟裕任东北联防军司令,粟裕却忍不住了,一生一次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当时粟裕的情况是这样的,眼睛只能看正前方,不能环视。吃饭时要把饭菜摆成一条直线。如果你和粟裕将军一起吃饭,把荤菜摆在另一边,那么恭喜,你可以把那盘荤菜吃光光。

      最能体现粟裕同志忍受力的要数第四次负伤,最具传奇色彩。那是一九三五年五月,粟裕已经升为红十一军参谋长,在江西省东部打仗。

      红十一军下面的二十八师攻打一个山头,久攻不下。粟裕与军政委萧劲光一起到前沿阵地指挥进攻。山头很快被拿下了,乘胜猛追。意外发生了:敌人第二梯队的一小部分从后面打了过来。而粟裕手上已经没有部队。这时候考验一个军人的时候到了,可以选择逃跑,运气不好当俘虏;运气好点能逃一命,然后看着自己的队伍被敌人夹击包饺子。

      列位看官,如果是你,将做怎样选择?

      粟裕做了另一个选择,带领身边的警卫人员冲上去!狭路相逢勇者胜,军人胆气在这一刻提升到极限。不知道当年的粟裕是否晓得诸葛亮的空城计,同样是以小博大、以虚博实,这么一个反身冲锋,真有一丝空城计的味道。

      仗是打赢了,然而命运再一次考验了粟参谋长——左臂被打中,动脉血管被打破,鲜血喷出一米多远,粟裕再一次当场昏死。警卫员立即用绑腿把粟裕手臂上部扎紧,止住血。天又下起了大雨,山路崎岖难行,同志们用担架把粟裕送到二十公里外的救护所。

      第二天,粟裕的手臂肿成了腿!

      子弹从左前臂的两根骨头中间穿过,两边骨头都伤了,还打断了神经,并且已经感染,出现坏死现象。医生主张锯掉他的左臂,否则有生命危险。粟裕再一次表现出硬汉本色,对医生说:“即使有生命危险,我也不锯!”医生见他态度坚决,只好依他。

      伤口化脓,要开刀。那时的医疗条件有三个特点:药品缺乏,设备简陋,技术差。

      做手术没有麻药,麻绳就是麻药。大家用麻绳将粟裕的左臂绑在凳子上,让医生施行手术,其疼痛程度我们是没法知道了,可以和刘伯承元帅交流交流。

      最骇人的还在手术后,医生用蚊帐布剪成二指宽、半尺长的布条,放在盐水里泡,每天早晨从子弹的进口处捅进去,第二天又从子弹出口处抽出来,再从进口处放进一条。就这样捅来捅去,伤口长期不能愈合,反而长了一层肉芽。医生就用一个小耙子把肉芽耙掉。

      关云长刮骨疗毒也没有到这程度吧!

      这样捅来捅去,耙来耙去,伤口好几个月没能愈合。相比之下,有神医华佗陪伴的关云长能下棋有酒喝已经是非常相当之幸福了。

      身体痛苦也就算了,连安全保障都没有。在医院养伤期间,有一天敌人的便衣队袭来,医院的医生和病人立即分散隐蔽。粟裕一跑出医院就被四个穿便衣的敌人盯上了。幸好粟裕天天在山沟里转悠,体能超好,一口气跑了十多公里,才甩掉敌人。要不然挂在山沟里,估计连个烈士都混不上。后来,粟裕被送到方面军司令部的手术队治疗,到那里用了碘酒,不到半个月就好了。多大事啊?却遭了这么大的罪。

      一年之后,粟裕右臂受伤。再过两年,脚受伤。

      粟大将军一生六次负伤,每一次都是凶险异常。每次涉险过关都要升级。第一次负伤时只是班长,第三次已经升为支队政委,第四次负伤时已经升为军参谋长。每一次受伤,都有一批战友死掉。那么多战友都死了,粟裕活了下来。

      能在如此凶险的环境中存活下来的人不是天才是啥?所谓游击战精神,就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证自己不死。所以,尽管粟裕没有上过一天的军校,却深得游击战之神髓,那都是死神亲自授的课,比世间任何专家教授的讲话都管用。

      看看吧,天才就是这么练成的。对于任何一个人,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如此坚定的意志信念,能承受如此多的磨难,并且被幸运女神眷顾好几次,想平庸都难。所以,那就奋斗吧,朋友们!呵呵,说多了。

      身经百战而不死,再起时天下将风云变异。

名将之路

无数次冲锋负伤,和战争亲密接触之后,粟裕理解了战争,拥有了驾驭战争的能力,也就挣得了成为名将的本钱。

      仅有本钱还不够,要成为名将,还需要一个必要因素——敌人。

      有敌人,才有名将。

      一将功成万骨枯。万骨之中,必须有敌人之尸骨。

      所谓名将,是把自己受过的伤、流过的血、承受过的折磨加倍返还给敌人。

      所谓名将,就是以最为冷静、残忍、代价最小的方式置对手于死地。

      好吧,既然敌人还在肆虐,那么从现在起,踏上名将之路。

      粟裕的名将之路,起于黄桥。

      既然是名将的起点,就应该有陪衬。陪衬有三个。最大的是日本鬼子,实力最为强劲,是国共双方的劲敌。实力排第二的是韩德勤部,韩德勤是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他的部队可算国民党抗日部队。排名第三的是李明扬部,国民党敌后游击队。新四军挺进纵队刚刚到来,实力最差。

      按道理说,鬼子是后面三个队伍的共同敌人,当时又是国共合作,大家应该团结协作打鬼子是吧。诡异的事就来了。排名第二的韩德勤同志想“抗日垄断”,要搞掉排名第四的新四军。当然也不是韩德勤要搞新四军,是韩的后台,老蒋要解决新四军。老蒋是个胃口很大的人,他要先搞掉苏北比较薄弱的新四军,然后再搞皖南。陈毅粟裕他们要想发展抗日根据地,必须先过韩德勤那关。

      韩德勤信心满满地调兵遣将,以第八十九军李守维部和独立第6旅翁达部为主力进攻,约一万五千人。新四军兵力是韩德勤一半,七千左右,在粟裕同志的指挥下,采取集中兵力、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法,在黄桥地区进行自卫还击。

      两天暴雨之后,国军分几路扑向黄桥。第二天下午,独立第六旅三千余人进抵黄桥附近,遭到伏击。三小时激战之后,该旅全部完蛋,旅长翁达自杀。国军为扭转被动局面,猛攻黄桥,一部突入东门。经一夜激战,第二天早晨八十九军溃败,军长李守维逃跑时失足落水见阎王。战斗结束,国军损兵一万多,折将若干。

      作为一个现代人,看到这个结果当然高兴不起来。当时日本人就在旁边,咱国人却在这里开火。翁达和李守维当时都是中将军衔,带着一万多人去跟鬼子拼命,即使用血肉之躯也能压死几个鬼子吧。战死也赢得后人尊重,何必跟自己人动肝火?

      最搞笑的就是那个韩德勤同志了,在第三次围剿中央根据地时,他的部队被全面歼灭,不长记性。此役再次成为背景人物,见证粟裕的功勋。三年之后,连自己也成了战利品,被捉了又放。然而这样一个人却官运亨通,最后还跟着蒋介石跑去台湾当了总统府顾问。如此国民党,叫人怎么说呢。当然,黄桥之战打得虽漂亮,还是险中求胜。之所以胜利,和陈毅的八面玲珑是分不开的。

      名将第二步,是在苏中。当时国共内战刚刚开始。国军以优势兵力全面进攻,共军集中兵力机动防守。

      战争过程是这样的:粟裕指挥新四军,在七个不同的时间,七个不同的地方,和七个不同的对手交战,打赢了七场战争。史称七战七捷。

      战争本来就是你死我亡的事。不同的时间地点,战争态势不同;不同对手,指挥风格各不相同。打赢一场,可能是偶然;胜两场,也许是运气;胜三场,表示你很有才;四场……一连胜七场,那是名将的工作!

      此次战役,粟裕指挥三万多新四军将士,对敌十多万。战争结束,消灭敌方五万多。震惊了远在延安的朱德彭德怀,连胃口很大的毛泽东都写文章通电全军,推广这次作战经验。远在东北的林彪看了之后都是欣喜不已。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场战争虽然粟裕一直处于弱势,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粟裕三万对敌方十多万。但具体到每一个局部战场上,粟裕就变成强势的一方。每一次都是以多打少,每一次都是以强胜弱!所以战争的结果是粟裕指挥三万人,吃掉对手五万多人。

      很奇怪?一点都不奇怪。资深军粉想必记得,当年萨尔浒大战中,努尔哈赤用的就这一招。努尔哈赤用这招,是在北方和狼学的(注:北方少数民族将领精于此道,萨尔浒大战是典型)。粟裕用这招,是在屡次大难不死中领悟到的。

      归纳成理论就是,在战场上取得局部优势。这是一条基本作战原理,一般军粉都知道,但是能在战场上运用的,必须是优秀指挥官。能一直在战场上运用的,那就是名将了。粟裕一直精于这一点,所以是名将。

      名将的秘密,就是在战场上建立起对敌优势。比方说当年李牧使用骑兵,比方说亚历山大使用步兵方阵,比方说拿破仑使用炮兵,都是把优势力量集中到一点进行突破。到了共军将领这里就是诡异的穿插切割,代表人物就是粟裕和林彪。只是林彪过于谨慎,所以才说粟裕敢打神仙仗。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统帅指挥不同的军种,但他们的思想是相通的。也就是说战争原理都是一样。

      这个风格贯穿粟裕一生,在后来的鲁南战役和莱芜战役中都有所发挥。但标志性一战,便是孟良崮战役。这一战是典型的“神仙仗”,有着深深的粟裕烙印。这一战后面对比林彪粟裕指挥风格的时候再分析。

      冈村宁次曾经在南京一个小组,专门探讨粟裕的作战特点和规律,得到的结论是:“此人打仗经常是破常规、出奇招,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时候狠狠地咬你一口,毫无规律可寻。”战争的最高境界,不论进攻还是防守,总能让对手无迹可寻。

实践

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宝典里,军事原则有这么十条:

      一、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二、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三、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四、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五、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六、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七、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八、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九、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十、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这十条军事原则可以说放之四海而皆准,不管是游击战还是运动战均适应。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具体反映。这十条准则形成很晚,直到一九四七年十二月才总结出来。为啥这么晚呢,一开始就拿出来指挥战争不好吗?要知道它们可不是诗歌,灵感来了就有了。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用血与火写成的,无数人流血牺牲才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就是说它们是所有将领长期以来军事实践的总汇。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份,共军打了哪些仗呢。红军年代就不说了,游击战。游击战的精髓就是保命,具体表现:检软柿子捏,见了强大敌人绕路,对大中城市视而不见。抗日战争也是一样,基本上还是游击战。就彭德怀搞了百团大战,还在延安整风时被批判了。运动战主要实践在解放战争中。到四七年十二月份,解放战争持续了两年多一点,共产党已经消灭了国民党将近百万军队。在这段时间里,所有将领中,数粟裕打得最好。

      除了那个黄桥战役和苏中战役的辉煌,还有不是特别辉煌的鲁南战役和更为辉煌的孟良崮战役。在四七年一月份的鲁南战役中,粟裕指挥十三万军对敌十六万,再次以弱胜强,歼敌五万多人,首创一次歼敌两个整编师和一个快速反应部队的记录,俘获了很多坦克弹药。此次胜利给日后大规模歼敌做了准备。四个月之后的孟良崮之战,直接打掉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双方转入相持阶段。孟良崮之战之后半年,毛泽东总结出“军事十条”。参照粟裕的这些军事实践可以发现,这十条之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粟裕的功劳。

      我们知道,粟裕同志是一个实干派人物,没有写下什么牛叉的军事理论,但是他用自身的军事实践丰富了那一代人的战争宝库,这就够了。

      如果说粟裕的军事才能锤炼于游击战中,名将之路起于黄桥,那么巅峰时代的奠基之作则是淮海战役。和其他战役不同,淮海战役不管是规模还是战争性质都是独一无二的。打完淮海战役,粟裕跻身名将之列,和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军事天才们相比也不逊色。

第六章  巅峰之作——淮海战役

战役简介:黄百韬先被华野包围,杜聿明指挥邱李兵团去救援,被阻没救成。黄维兵团也来救援,被中野阻援。李延年也来救援,被阻。黄百韬挂掉,杜聿明退回徐州。黄维被中野包围,后来华野来帮忙打。于是,李延年想靠拢黄维,被阻,杜聿明离开徐州来增援,被阻。黄维挂了。杜聿明被两大野战军接着包围,这个时候李延年跑了,杜聿明在包围圈中熬了四十多天,最后也挂了,战役结束了。

      如果就这样结束了,未免有点不负责任呵。在这段简略的文字背后还有六位数的男人身死魂灭,六位数的人落下伤残,六位数的家庭破碎。在这个大背景下,又有人名扬青史,有人一世英名归于尘土。好吧,就把这段略微展开一下。

      开战双方:国民党和共产党。国民党那里称谓徐蚌会战,共产党这边称淮海战役。共产党胜利了,咱们都生活在共产党的世界,所以也称淮海战役。

      战争性质:决战。

      战争背景:经过开战以来三年左右的亲密接触,共产党站稳了脚跟。辽沈战役基本上解决了东北问题。有了东北,共产党相当于有了自己的永久性地盘。决战的时候到了。如果不打,那么中国将再次面临恐怖的分裂。

      打,当然要打。

      不管是蒋介石还是毛泽东,都想拿下一个统一的中国,结束百年战乱,都不想成为分裂中国之千古罪人,都想置对方于死地。成功的一方将继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人的光辉事业,获得领导中华民族再一次崛起的权力。——多么巨大的诱惑啊!

      在哪里打?当然是中原地区。自古以来,中原逐鹿,得中原者得天下。

      毛泽东早有中原逐鹿之心,早在三大战役之前,毛泽东就派刘伯承和邓小平率军东渡黄河,以图解决中原。只是时机不成熟,刘邓在中原没站住脚,演变成所谓挺进大别山。当然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并不是传统地理上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而是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这地方经济并不发达,却是通向经济发达之地的咽喉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远的不说,抗日战争中这一带就打的异常惨烈。徐州打开,南京裸露在外,只有一条江。过了江,国民党政府就完了。

      辽沈战役之后,共产党在军队数量上超过了国民党,装备上国民党依然领先。下一步怎么办,还没有一个具体方略。按照毛泽东和中央的设想,派遣粟裕带一帮人到长江以南,学刘邓接近敌人心脏地区,吸引江北敌人过江南,然后调东北军入关,伺机解决华北,再图中原,然后一统天下。这个战略相当宏大,但并不陌生。

      一句话,就是由北向南一统中国,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老节目了。王朝循环时代,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由北向南,要么从东北开始,要么从西北开始。熟读历史的毛泽东打算把这出经典历史剧重演一遍。

      如果按照这个决策,等林彪带领东北军入关,华北的傅作义就有了来自南方的大力支持,投降肯定是不可能了,北京一带肯定要大打特打,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共产党依然胜利。但古老的北京城估计要反复砸碎好几遍。打完之后休整、南进,再打、再南进,打到何年何月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能诞生。过程是慢了一点,前景看起来也不错。中央高层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如果多拖上几年,后来抗美援朝啥的也就免谈了。如果美国人加大参与力度,苏联人再使点绊子,说不定还真的划江而治。

      这时候远在华东的粟裕站出来了说,下江南不是上策,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要知道当年共产党缺少运输工具,要大规模带人过江是不可能的。人数少了也没啥用。去了江南要建立根据地、拉队伍等等,至少需要两三年吧。林彪带了那么大本钱去东北,也是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才缓过来气。而且和东北不同的是,粟裕下江南的地方在江浙一带,那里比较富裕,没有为了窝窝头闹革命的理由,要建立根据地、拉队伍的难度更大。如果下江南,五五年粟裕估计还能捞到大将军衔,但是首席大将啊、无冕元帅等虚虚实实的桂冠就是浮云了。

      所以粟裕认为:更好的办法就是留在江北,在两淮地区打几个漂亮的歼灭战,同样可以消灭敌人,比下江南省事。

      粟裕的第一个支持者是饶漱石。而陈毅不太赞同粟裕的主张,因为中央已经决定让粟裕下江南了。官司打到毛泽东那里,经过一系列分析解释推理判断论证,毛泽东觉得粟裕的想法虽然大胆新奇,但还是可行的,便交给了粟裕一个任务:粟裕必须在四到八个月内,在江北歼敌六到十二个旅。相当于让粟裕立下一个军令状。

      为了表达对粟裕的信任,毛泽东再次发挥天才用人策略,把陈毅调到中野干老本行,即协调两大野战军之间的人事关系。这一招既挪开了粟裕上头最后一个领导,也大大促进了两大野战军之间的交流。这个调动对陈毅有点不公平,就不怕陈毅消极怠工?不怕。因为粟裕打不好,把华野家底败光了,那陈毅再回华野也变成了光杆司令。所以陈毅也不敢怠慢。

      从此粟裕成了中野实际意义上的一把手,天高任他飞。粟裕用自己的构思打动了毛泽东,改变了中央的计划,调动了整个中原局势,还调动了陈毅,盘活了刘邓大军。从此局势逆转,直接加快了决战进程。

      中央调走陈毅,可谓给足了粟裕面子。粟裕也得给中央和毛泽东增加点信心。

      面对毛泽东的军令状,粟裕怎么办的呢?回去之后甩开膀子就干。二十天时间打完豫东战役:歼灭国军一个兵团部,两个整编师部,四个正规旅,两个保安旅约九万余人。虽不如苏中七战七捷漂亮,却也痛快。军令状?搞定!又是一次险中求胜,而且还没完全发力。由于豫东战役,蒋介石赶紧调山东军队支援河南,这样一来,山东空虚。毛泽东立刻让粟裕折回山东打济南。济南是一座大城市,此前共军并无多少大城市攻坚战经验。然而要在中原打歼灭战,城市攻坚战是必不可少的。对粟裕而言,济南是一个考验,打不下来,淮海也得仔细想想了。守卫济南的是抗日猛将王耀武,结果是八天时间,攻下济南城,俘虏王耀武。

      通过这两战,毛泽东对粟裕更加信心满满了,放心让粟裕去干。有了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做铺垫,淮海战役自然而然就来了。

      看官们,此时此刻的粟裕让你想到了谁?横扫东方的白起?还是帮助刘邦出汉中定三秦搞定天下的韩信?

      战争规模:共军六十万,国军八十万。这个规模在中国历史上算是空前了,但愿也是绝后的,但愿中国再也不要有内战。即使放在全世界战争史上,这个规模也足够宏大。加上后勤部队和两淮人民的小车子,就没法估算了。

      淮海战役构思者:粟裕。这是一个无比崇高的头衔。冲锋陷阵者,猛将;独当一面者,统帅;决战构思者,思想家。

      共军主要指挥者:粟裕。

      参与领导并指挥者: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饶漱石,谭震林。

      国军指挥者:刘峙,杜垏明,邱清泉,黄维,黄百韬。

      这两套班子的配置非常有意思,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水平。

      共军班子是这样的:邓小平是前委书记,地位最高,起到一个象征性功能。因为这些人中,邓小平是毛泽东的铁杆,紧跟毛泽东的态度最为坚决;陈毅负责人士协调;谭震林是搞政治的;饶漱石贵在参与,粟裕指挥华野主攻,刘伯承指挥中野协助。

      国军班子也差不多:刘峙位置最高,军事能力有限,但是忠于蒋介石。蒋介石知道刘峙打仗能力没有,就给他配备一个业务能力强的,杜垏明。其他如黄维、黄百韬、邱清泉也是一时人物。

      至少从账面上看,两套班子配置相似,都是一个军事能力一般但忠于领袖的人物当老大,证明蒋介石和毛泽东政治水平相当。但是比起军事谋略就差远了。毛泽东帮助粟裕制定战略战术。反观蒋介石,当杜垏明制定作战计划时,蒋介石把他拉到东北当救火队员。等到杜垏明再回到淮海战场,枪炮已经响了六天。毛泽东发电报给主攻手粟裕说,不必事事请示。蒋介石却常常伸手到前线遥控指挥,搞得前线官兵无所适从。战后成为战俘的杜垏明说过,淮海战场上哪怕最为糟糕的一个作战计划能够彻底实施,局势都将不同。所以任何一个计划都没能彻底实施,蒋介石有很大的责任。

搞定黄百韬

现在看粟裕构思淮海战役,一切来得那么精妙自然。然而在当时看,这一切只是想得很美。如果毕加索只会在脑袋里想象,也不会有人知道他是谁,关键还是要执行。执行起来风险非常大。当时中原局势处于一种均势。中原虽有华野、中野、太岳兵团互成犄角,但并不占任何优势。因为在这个犄角之外全部都是国军。

      中野因为跃进千里,部队减员过半,穿越黄泛区时把重炮什么的全部丢光了。没有炮火支援,军队出了山区能有多少战斗力?刘伯承再神,邓小平政治手段再高,又能折腾出啥花样?如果仅仅看大别山之中的中野,仅能自保。太岳兵团的陈赓用兵诡异多变,但是有个不大不小的弱点:惜兵。放平时这好事,但是在关键时刻就显得有点软。所以陈赓同志名头虽大,硬仗狠仗却不多。三路大军之中,真正动机诡异心狠手辣的只有粟裕指挥的华野。

      针对这个情况,粟裕同志就想了,这个怎么打呢。那就先拿下两淮(淮阴淮安)到海州之间这一块,把苏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毛泽东接到电报后,认为可以,不过胃口小了一点。他站在战略的高度,认为以华野现在的力量,完全可以打一个更大的歼灭战。他早就瞅准了徐州以东的黄百韬兵团,十万人,可以打一打。事实证明这是一招妙棋。棋虽妙,却不好下。因为黄百韬同志虽然不是蒋介石的车马炮,却相当硬,差点磕掉粟裕门牙。

      也该黄百韬倒霉,历史选择他当背景。

      黄百韬,生于二十世纪第一年,一九零零年。

      军衔:国军陆军上将,兵团司令官。

      黄百韬并非蒋介石嫡系,最后混到兵团司令员,靠的是实力。拜长期以来的宣传所赐,一提到国民党军官,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肥胖且精于吃喝嫖赌之身影。当然,精于吃喝嫖赌的党国军人不少,但不包括黄百韬。身为将军的黄百韬,并无不良嗜好。战场上进则争先,退亦谨慎,打起仗来凶狠顽强。虽然是杂牌军出身,对蒋介石却是死心塌地,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战场上,无论是忠诚度还是在战绩上,都是呱呱叫。身为杂牌军出身,能在派系林立的党国军方混出头,是相当不容易的,黄百韬做到了。

      一句话,黄百韬同志是杂牌军中的王牌将星!

      虽然黄百韬最后身败名裂,但实事求是地讲,黄百韬是一个优秀的将军。他之所以失败,除了时运不济,跟错了人,还因为对手更优秀。

      一九四八年,黄百韬四十九岁,正值春秋鼎盛,将军的黄金年龄。年末,黄百韬在碾庄地区碰到了比自己更为年轻的对手粟裕。两人是老朋友了,经常打招呼,只不过他们打招呼的道具不是酒肉,而是机枪大炮。结果是互有胜败。早在豫东战役,华野部队围攻黄百韬兵团,危急时刻,黄百韬亲自登上坦克冲锋陷阵,创造了国民党内兵团司令本人亲自带队冲锋的唯一战例。经过死战,终于稳住阵脚,最终突围。之后蒋介石亲自为他颁发青天白日勋章。不禁设想,如此勇猛的黄百韬如果当初加入共产党会如何?

      这一次和之前不同,这是粟裕和黄百韬这辈子最后一次较量。以前都是国军围攻粟裕,粟裕险中求胜。这一次轮到粟裕出手了。毛泽东和粟裕决定首先吃掉黄百韬。这么选择倒不是因为黄百韬将军是绵羊,而是因为黄百韬将军出身不好。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大家彼此牵扯记恨。之前的张灵甫带领的王牌七十四军就是这样挂掉的。如果杂牌军出身的黄百韬陷入危局,蒋介石嫡系是不会倾尽全力救援的。

      这点上,就看出国共双方的差别。共军内部也是派系林立,但派系只表现在政治斗争上,上了战场还是彼此配合。比方说就在淮海战役,华野和中野的配合,那叫相当亲密无间。

      这或许就是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差距。可以说毛泽东吃透了蒋介石,也吃定了蒋介石。

      老友见面,也没必要客气,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彼此问候。

      双方经过一系列试探、对抗、引诱之后,粟裕指挥的华野把黄百韬包围在碾庄。黄百韬咋就这么背呢。只因为此时的战役实际指挥者杜垏明还在东北,实际指挥重任落到刘峙身上。这本不是他的专业范畴嘛!刘峙的使命只是忠于蒋介石而已。

      刘峙先生就是国军典型。早年热血,投笔从戎,黄埔一期毕业。军事生涯泾渭分明,概括为:北伐时期有“福将”之称,中原大战升级为常胜将军,等到抗战就变成了“长腿将军”,解放战争降格为“常败将军”。从福将转变成常败将军的过程中,刘峙先生的热血变成赘肉,捞了很多钱,找了好几房姨太太,领悟了花天酒地之精髓。按照抗战的表现,他下面任何一位兵团司令的表现都比刘老总好。刘峙之所以能爬这么高,因为他有一项技能——皮厚。每当蒋介石发火骂人,刘先生都可以标准站姿,洗耳恭听,一副忠厚表情抵挡上防弹玻璃。

      骄横的邱清泉一针见血:“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薛岳)把守。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指顾祝同)看门。今派一只猪(刘峙),眼看大门守不住。”大战开始,将帅之间如此心态,如何打仗?会战失败的刘大将军竟然逃脱了惩罚,带着姨太太们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花天酒地一阵子后去了台湾,竟然成了总统府顾问。这是后话。

      华野能够顺利包围黄百韬,也得有刘峙的配合。选择拿黄百韬开刀之后,粟裕进行了一系列表演:首先开了一个整风会,表示我军在济南耗了很大元气,十天半个月内没力气继续打了;第二招制造了一系列攻打徐州的假象。这个信号都是为了让刘峙相信,共军要打他的老巢徐州。粟裕这一连串的表演超出了刘峙的判断,刘峙就相信了粟裕让他相信的信息,即共军进攻徐州,随后采取了如下措施:命令离徐州较近的李弥兵团和镇守宿县的孙元良兵团紧急调回徐州。粟裕趁机占了这两个地方,切断黄百韬和徐州的联系。

      尽管如此,粟裕依然没能抓住黄百韬。此时刘峙又出手了:刘峙将第九绥靖区四十四军划归第七兵团。这样黄百韬兵团将下辖五个军十二万人,规模可以和嫡系重兵兵团相比肩。可问题是他必须在新安镇等四十四军到达后,才能向徐州转进。但是身处最前线的黄兵团早就知道,共军马上要向自己动手了,还要等人,急死人了。于是黄司令打电话问刘老总,人啥时候到。刘老总曰,等。没办法,只能说黄司令很背。等到人之后,又要过河。河上只有一座桥。十几万人刚过了桥,粟裕到了。一阵狂攻之后黄百韬被围在碾庄。蹍庄本来是李弥军团的阵地,离徐州只有一百多公里。如果李弥军团还在,华野是没有办法下牙的。然而李弥已经被刘老总调回徐州了。

      粟裕一看笑了,不就是围点打援嘛,已经习惯了。就把部队分一分,某某部围点某某部打援,分配好之后就等着听战报了。然而战报超出了他的预料之外。共军轻装简行,本来装备就差,仅有的一点重武器丢在后面,就直接进攻了。然而蹍庄防卫体系非常好,而且黄百韬的人打仗非常专业,共军伤亡很大。粟裕采用了一种笨但有效的方法,即挖战壕,一条条战壕直通一个个村庄、战壕、碉堡,然后是肉搏,蹍庄之上血肉横飞。枪炮声、呼喊声、哀嚎声构成一曲鬼哭,活脱脱一副人间地狱。

      深陷重围中的黄百韬依然不慌不忙,一方面寻找机会突围,一方面固守待援。这个盘算是很不错的,只是打错了。邱清泉和李弥按照命令来救了,可惜均被阻击了。然而黄百韬盼星星盼月亮,结果只盼来他妈的精神支持:蒋介石命令大家解救黄百韬无效之后,大肆宣传黄百韬的英雄事迹,鼓励黄百韬拼死混战等等。

      此时的粟裕正在运筹帷幄,一边稳住邱清泉和李弥,一边调兵遣将要黄百韬的命。九纵队负责最后的冲锋,黄百韬起家的二十五军依靠两条水壕死守。直到双方的尸体把水壕填满。

      黄百韬也不是孬种,直到最后,还在指挥残余的将士和蜂拥而来的共军对撼。当时没有人相信黄百韬能坚持一周。然而黄百韬奇迹般地坚持了十二天。这十二天之中,徐州几十万人硬是没有突破一百公里的路程。终于黄百韬兵团流尽最后一滴血,最后一滴血就是黄百韬的血。

      最后的最后,这位优秀的军人黄百韬,这位杂牌军中的将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拔枪自杀。子弹是从嘴里射进去的。黄百韬自杀前,拿出名片一张,在背后写上“黄百韬尽忠报国”,交给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副军长杨廷宴,请他转交蒋介石。

      这一幕很感人,但于事无补。

      还是那句话,黄百韬是个优秀的军人。

      听到黄百韬倒下的消息,粟裕也倒下了。黄百韬是饮弹自尽,而粟裕是累昏了。粟裕早年头部重伤,精神高度紧张就头疼欲裂。淮海战役开始后,粟裕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头疼得厉害时就把脸贴在玻璃窗上凉一凉,或者抓几把雪搓搓脸,以减轻痛苦。有种程度绝不下于黄百韬。

第二阶段,黄维

打掉黄百韬,淮海战役迎来一个大大的开门红,共军胆更壮,国军胆更寒。按照毛泽东之前的设想,打掉黄百韬之后粟裕依然南下。然而这时候已经不是了,局势已经演变成江北决战,也就是从小淮海演变成大淮海。

      演变过程还得由国军配合。杜垏明同志还在东北时,刘峙被粟裕迷惑得晕头转向,正在往徐州退却。粟裕指挥人马竟然没有找到黄百韬,同时探知国军在往南退。如果徐州兵马往南退的话,那么决战就不可能了。粟裕连忙电告中央,毛泽东意识到:必须把国军消灭在长江以北,同时电令中原局和华东局:务必确保两大野军的供给,要保证前线将士两到三个月内的补给。从此淮海战役的总方针真正出台,小淮海演变成大淮海。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将战争从局部规模演变为战略决战。之后,共产党动员两淮全部力量支援淮海战役。打完这一仗,江北再无大战。于是就有了几百万民工推着独轮车浩浩荡荡支援淮海战役的壮观景象,也就是后来陈毅总结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毛泽东和粟裕的担心是多余的。国军并非战略南撤,之所以撤退是因为战略意图还不清晰。蒋介石听了何应钦和顾祝同提出的“守江必守淮”的主张后动摇了,把部队沿着津浦线,徐州以南到宿县蚌埠这一带,摆成一字长蛇阵。一字长蛇阵,一个从来不会在战略决战中出现的阵型。十一月九号,杜垏明从东北转回头,面对着这样一个烂摊子,所以谨慎了一把,没能全力以赴去解救黄百韬。决战决心还没下嘛。而正是因为中共铁了心江北决战,所以粟裕才不惜一切代价吃掉黄百韬。

      面对徐州到宿县到蚌埠这个长蛇阵,蛇的七寸就在宿县。刘伯承对着地图,用他那剩余的一只眼盯着宿县。早在战争开始,刘伯承就提出要占领宿县。宿县是徐州的南大门,徐州到南京的唯一补给线。宿县被攻占,意味着徐州通往南京的大门被关上,徐州已经孤立。宿县本来是孙元良军团守护的。但是通过粟裕一系列的表演,刘峙先生竟然把孙元良叫到徐州,把宿县白白让了出来,高啊。

      等到国军再次意识到宿县的重要性,宿县已经在共军手里了。黄百韬兵团覆灭后,蒋介石严令黄维、孙元良、李延年三个兵团继续北上,同时以徐州的两个兵团南下,以求三路对进,打通宿县。现在费这么大力气,早干吗去了。

      按照原来的计划:华野围住黄百韬兵团之后,以少半兵力围歼黄百韬兵团,以多半兵力阻援消耗邱李兵团,消灭黄百韬兵团之后,诱使邱李兵团继续东进分割包围,然后一锅煲了。可黄百韬太硬了,华野差点消化不良,已经吃不动邱李那么庞大的一坨人马。

      此时刘邓提出:中野独立阻击南线援军,整体上看,也是先打南线最为稳妥。那么南线最合适的消灭对象是谁呢,就是黄维。

      淮海战役中,第二阶段就是消灭了黄维兵团,并且活捉了黄维。但大家不要以为黄维是个庸人。说句公道话,黄维将军值得国人钦佩。

      和之前的“杂牌将领”黄百韬不同,黄维是蒋介石的正宗嫡系。

      黄维生于一九零四年,黄埔一期,比刘峙强多了。介绍黄维,会说他和陈赓大将以及徐向前元帅是同学,而不说他和刘峙是同学。毕业后,参加过东征陈炯明和北伐战争,非常勇敢。北伐战争时已经是营长。

黄维成名于淞沪会战。战争开始一个月后,黄维接任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师长,率部进入罗店。面对日军立体式的生猛进攻,黄维生生守了一个星期,打到最后只剩下面的三个团长,一人战死二人重伤,师部除一个电报员,连文书、炊事员都拿枪上去了,战后整编,活着的人连一个团都凑不上。

      罗店之战,黄维一战成名。

      事后也有不少人说当时黄的指挥死板僵硬,“书呆子黄维”的名声就此落下。

      随后黄维参与武汉保卫战和缅甸反攻,均有不俗表现,也是位抗日英雄。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赘述了。

      黄维的生平和刘伯承有点像,受过正规军事教育,打仗一板一眼,而且连职业规划都差不多。抗战胜利之后,黄维先是训练预备军官,干了一段时间又到武汉筹备创办新制军官学校,任校长。学校根据美国顾问团的建议而成立,准备仿照西点军校的体制建校,培养陆海空三军军官。然而他不如刘伯承幸运,因为这时候国民党曾经的优势正在丧失。在蒋介石的逼迫下,黄维被迫重新走上战场。

      为了配合重点防御计划,国民党组织了所谓机动兵团,第十二兵团,下辖四个军和一个战车营,共十二万。这十二万人,基本上是嫡系精锐,全美式装备,王牌军。这一点上蒋介石绝对失策,黄维是科班生,有血性有原则,但临机应变欠缺,不该让黄维出任十二兵团司令。机动兵团是干嘛的,说白了就是救火的,哪里需要去哪,担任突击救援任务,要善于机变的将领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这恰好是黄维的短板。如果共军也有这样一支部队,肯定不会让刘伯承出任司令员,道理一样。

      黄维和蒋介石约定,打完这一仗,继续回去办学。蒋介石说,好。

      只是黄维再也没法办学了,战场如同江湖,进去之后便身不由己。他将遇到一个和自己类似的对手——刘伯承。

      战争开始,徐州“剿总”司令刘峙严令远在驻马店的黄维兵团快速向徐州集中。黄维遂率第十二兵团经蒙城、宿县向徐州靠拢。一周后,到阜阳。然后渡过涡河后到达蒙城,遭到刘伯承的坚决阻击。当然刘伯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陈毅和邓小平在旁协助。

      为了站稳脚跟,黄维决定以蒙城为核心,构筑工事,囤积粮弹,看准目标再打下去,前进时先占领前方有利地形,作为新的核心。如此逐次跃进,教科书一样稳扎稳打。黄维希望用这种安稳的方式逃脱虎口。

      此时刘伯承正在指挥中野在四周寻找战机。按照当时的情况看,刘伯承想一口吃掉黄维并不容易。因为黄维的十二万人都是正规军,装备上要先进许多。特别是安徽西北皆为平原,利于坦克冲锋。当时的刘伯承,刚从大别山出来,重武器丢的七七八八了。而且中野之所以在大别山里呆的比较窝囊,时因为面对胡琏指挥的十八军败多胜少。而黄维兵团的前身正是十八军,所以黄维没怎么拿刘伯承当回事。

      然而刘伯承吉人天相,得到贵人相助,具体说有两个人:蒋介石和粟裕。

      就在黄维稳步东进时,蒋介石突然发来电报:因黄百韬第七兵团在碾庄被围,令黄维兵团火速向宿县疾进。黄维只得放弃守蒙城的计划,下令向北攻击前进。经过激烈战斗,解放军撤走。黄维遂令各部直趋宿县咽喉。国军刚刚明白失去咽喉之痛苦,可惜黄维最终没有替蒋介石拿下宿县咽喉。

      刘伯承乘虚占领蒙城,切断了黄维的退路。此时的黄维已经孤军深入,兵疲将乏,哪经得起如此折腾。折腾不起也得折腾,领袖命令嘛。

      就在黄维进退两难之际,刘伯承趁机布置口袋阵,最后终于把黄维包围在双堆集。此时蒋介石已经忘了张灵甫之痛,命令黄维原地待命,再图谋宿州。结果是宿州没有图到,反而自己被困在双堆集。双堆集就是一个一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庄。但是被困的黄维并不着急,他比蹍庄的黄百韬更自信,因为他有更强悍的士兵,有更为强大的装备。

      被围就被围呗,突围就是了,黄维准备突围。突围需要有前锋开路。八十五军一一零师师长廖运周拍拍胸脯说,我愿意当替死鬼,把古板的黄维感动得眼睛都湿润了。廖运周突围出奇顺利,很快就出去了。黄维心中一喜,派人继续跟进。哪知接下来三个师撞到了南墙上,残了乱了。原来廖运周同志是间谍!刘邓把廖运周放出来,又引出三个师,一下子吃掉黄维四个师,还搞得黄维军心不稳,非常高兴,给毛泽东发电报:毛泽东的电报中说:战斗迟至明日可以解决。毛泽东也高兴。

      然而他们高兴的太早了。中原野战军在大别山打惯了游击,加上没有重武器做火力压制,对平原攻击显然没有经验。几轮猛打猛冲的结果:牺牲很大,收效甚微。赶忙在第二天又补上一封电报:结束战斗需要十天。从一天变成十天,还是太乐观了。

      黄维被围后,立刻着手修筑工事。几天之内就构筑起环形防卫体系,以坦克、机枪和火焰喷射器组成层层火网。刘伯承根本没法靠近,一连几天均收效甚微。十二兵团凶猛的火力压得中野抬不起头。但是黄维想突围也没门,各个方向均遭到顽强阻击。到了夜间就成了共军的天下。夜战中的共军一次次将白天失去的阵地夺回来。双方就这样翻来覆去地绞杀,一天一夜,几天几夜,战场上尸体如山,血流成河,地狱再次出现在人间。

      血战五天之后,黄维被迫固守待援。但华野也没办法。陈毅打电话问粟裕,华野是如何打黄百韬的,粟裕就把挖坑的绝学向陈老总汇报了一番。此后,中野上下开始大挖交通壕。

      大量战壕挖到了距敌阵只有五十米的地方,大大缩短了冲锋的距离、削弱了黄维兵团强大的火力。最长的战壕有二十公里。战壕每50米一折,筑成墙垛口式样,减小敌人炮火杀伤。中野缺少重武器,就想了个土办法:找来汽油桶,加箍之后,装入炸药包引燃,当作土炮一样抛射到国军阵地,造成很大杀伤。所以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尽管如此,刘伯承依然没办法啃掉黄维。

      现在黄百韬被歼,黄维被围困,宿县打不通。蒋介石没办法了,于十一月二十八号决定放弃徐州——救黄维。蒋介石让刘峙去蚌埠督令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增援黄维。命令杜聿明率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三个兵团共三十万人马放弃徐州西线撤退,然后侧击中野救黄维。

      在撤退中最能体现一支军队的素质。如果国军有条不紊地退去,以其机械化军队行军的速度,粟裕要追上必须长出翅膀。可惜国军撤退和溃败差不多,不但乱,而且慢。散兵后面跟随着一大群百姓,跟当年刘备从徐州败退的阵势相当。而且在这个关头,蒋介石又让杜垏明带着这群已无战意的队伍去解救黄维。杜垏明一犹豫,被粟裕给追上了。粟裕指挥如狼似虎的华野弟兄把杜垏明的三十万人马围困在陈官庄。

      这样淮海战场上就形成了两个大的包围圈,圈里是国军,圈外是共军。这下蒋介石急了。本来是让杜垏明去解救黄维的,现在连杜垏明也需要解救了。还有谁能来解救黄维和杜垏明?让刘汝明兵团北上,刘汝明是个老兵油子,磨磨蹭蹭就是不肯来;电话打给西北的胡宗南,胡宗南倒是不磨蹭,不来;打给白崇禧,白崇禧也不磨蹭,不来,不但不来,还在电话里数落了蒋介石,说你原来就部署错了,导致大军被围,现在又把兵力一点一点往里填,那就是送死。蒋介石大怒:桂系这是坐山观虎斗,在背后捅刀子,保存实力乘机坐大。蒋介石绕过白直接打电话给他的学生宋希濂。宋希濂倒是听校长的话,可部队一上船,就被白崇禧给拦下来了。蒋心中深恨之。只好不断勉励黄维坚守,空投了不少嘉奖令和慰问信云云。

      知道此事,黄维基本上准备坐地等死。但是刘伯承一时片刻仍然奈何不了黄维。和苦命的黄维不同,刘伯承却迎来第二个贵人粟裕。此时粟裕发扬了团队合作的优良作风,咬着牙派华野四个纵队和野战特种纵队炮兵前来支援,形成以二十万对十万兵力上的优势。特别是陈士榘带来的炮兵,更是解了中野的燃眉之急。因为黄维被困在双堆集的狭长地带,最怕炮火。陈士榘是个霹雳火,脾气和打仗一样劲爆。正是陈士榘彪悍的进攻,三天凶狠的冲锋之后,使得国军精髓“老虎团”惨遭覆灭。到最后整个十二兵团成了炮灰,黄维本人成了俘虏。

      从这点上就看出国共双方的差别了。国民党精锐兵团陷入包围圈,通常是蒋介石急得团团转,命令无数却没用。张灵甫如此,黄百韬如此,如今轮到黄维依然如故。反观共产党这一边,刘伯承啃不动黄维,粟裕帮着啃,雪中送炭啊。最后还下命令说,缴获的武器留给中野,雪中送炭之后还留下羊肉串。所以刘伯承一直对粟裕评价很高,称其有古名将之遗风,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恭维啊。

      黄维打仗古板,做人也差不多,依然心向国民党,从不骂蒋介石一句。这种古板是可敬的。在关押期间,为了逃避改造,去搞工程设计研究永动机!自学各种知识,最后竟自己设计出来一台“永动机”,当然最后实验失败,不失败就怪了。

      二十六年后,蒋介石死了,黄维丧失了精神支柱,被特赦,随后成为政协常务委员,八九年去世。评:黄维是个不错的将军,是个古板且可敬的人。

杜垏明的悲惨遭遇

杜垏明,陕西人,黄埔精英,性格谨慎。杜垏明有个好女婿,叫杨振宁。

      杜垏明比以上二黄官大、名声大,而且结局要好一点,既没有像黄百韬那般饮弹自裁,也没像黄维那般把牢底坐穿。当然,既然是军人,就要以战场为准绳。战场上的杜垏明有多大才华?不知道。因为他从来就没得到真正发挥的机会。大家觉得很奇怪,杜垏明怎么说也算国军高级将领了,怎么就没有机会?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军衔越高,指挥的军队越多,权力就越大,发挥空间也应该越大才是。看看林彪在东北多么横,看看华野的粟裕多么风光。然而杜垏明不一样,因为他的老大叫蒋介石。蒋介石喜欢下命令。危难之际,他的命令不怎么管用,但是正常情况下就不一样了,不听话,那就靠边站。杜垏明一直没有靠边站,就是因为很听话。

      听话也有很多种。比方说刘峙同学,草包型的。杜垏明很听话,则是精英型。杜垏明的标志性一战当数昆仑关之战,消灭了几千日军。国民党曰,昆仑关大捷。杜垏明指挥缅甸远征军,一开始打得不错,后来遇到问题,蒋介石失败怕了,担心演砸了,让杜撤军。杜垏明很听话,让军队从中缅交界的原始森林穿过,结果在野人山死了几万人。这几万人全是精兵,他们不是战死的,是饿死的、病死的、中毒死的。此次野人山撤退成了杜垏明听话的标志。与此同时,不太听话的孙立人把军队撤到印度,却是大大地风光了一把。后来孙立人的新一军和新六军去了东北战场,让林彪头疼了好一阵子。

      蒋介石校长拿杜垏明同学当救火队员用的,哪里有困难就把杜垏明放哪,很有当年斯大林使用朱可夫的味道。然而蒋介石不是斯大林,杜垏明也不是朱可夫。

      杜垏明最为风光的时候,应该数国共决战之处,在第一次四平保卫战中,让毛泽东颜面失尽,让林彪千里大溃逃,一直撤过松花江。此时形势一片大好,杜垏明继续追击的话,林彪会继续撤退,最后可能退到苏联。恰在这时,蒋介石又来命令了,说不要追了,巩固胜利果实。林彪得到喘息之机。

      淮海战役中杜垏明的处境更为搞笑,杜垏明是挂职副总司令,却又兼指挥所主任。就在杜垏明准备淮海战术之际,蒋介石要他去葫芦岛撤军。回到淮海战场,又碰到蒋介石举棋不定,导致他不敢玩命解救黄百韬。应该说杜垏明谨慎的性格,很大一部分是在对蒋介石的忠诚中练就的。这种性格害了黄百韬,也害了他自己。当然如果他没有这种性格,根本就爬不到那么高的位置,狂妄如张灵甫邱清泉等,也就带了一个军。脾气很差的孙立人,连表现的机会都没有。如果国军最后胜利,杜垏明这种性格远比孙立人有前途。

      粟裕说,淮海战役第二次紧张,就是追击杜垏明。

      说起此次追击还要从间谍说起。前面说过廖运周的间谍行为把黄维折腾得很受伤,但是比起郭汝瑰那绝对是小巫见大巫。中共最大的间谍是谁?龙潭三杰?他们都比不上郭汝瑰。

      郭汝瑰,四川人,生于一九零七年,和林彪同年,为林彪师弟,黄埔五期毕业生。

      黄埔期间,深受周恩来的影响,加入中共。大革命失败后曾在国军中策划暴动,失败后潜逃到日本,从此和组织失去联系。回国后在十八军中任职,因战功得到陈诚青睐,很快扶摇直上,升为军参谋长,官至少将。郭汝瑰同志虽然在国军中顺风水水,却是标准的共产主义信徒。抗战胜利后,大有前途的郭少将秘密拜访董必武,提出归队。董必武告诉他:党要你继续留在国军军队。从此郭汝瑰成为中共间谍。

      郭汝瑰身材矮小相貌平平,但能力过人、生活作风简朴,得到很多人的赏识,比方说陈诚、何应钦和白崇禧,几个老对头竟然同时对郭汝瑰青睐有加。不仅如此,蒋经国也对他感觉良好。从重庆到南京,其他人都是洋楼女人的,郭汝瑰仅仅租借了一套民房。蒋经国亲信到郭汝瑰家,郭汝瑰不在,家人在吃饭,桌上只有两样素菜。蒋经国得悉后喟然兴叹:“要是我们的高级将领都像郭汝瑰这样,党国就有救了!”然而蒋经国不知道,郭汝瑰是信仰了共产党才如此简朴的。身在作战厅的郭汝瑰把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共军那里。比方说孟良崮战役,郭汝瑰的情报起到相当作用。四九年,郭汝瑰带着七十二军起义。退到台湾的蒋介石叹息曰:“没想到郭汝瑰是最大的共碟。”这是来自对手的最高评价,郭汝瑰当之无愧。

      淮海战役期间,郭汝瑰同志的职位是国防部作战厅厅长。之前国防部给刘峙制定的糟糕计划就是出自郭汝瑰之手。现在搞徐州撤退,郭汝瑰又提出从东线撤退。东线河流湖泊纵多,大兵团在那里无疑深陷泥沼,纯粹是往死里送嘛。对此杜垏明的谨慎发挥了作用,他把蒋介石拉到密室里说出自己的意见:从西线撤退。

      郭汝瑰把情报传给粟裕之后,粟裕非常着急。因为西线都是平原,大兵团前面开,光着脚丫的华野很难追上。如果杜垏明带着几十万人把中野给爆了,那么整个淮海战役又将陷入被动状态。好在此时国军军心涣散且意见不统一,又被华野给围住了。

      此时蒋介石还让杜垏明向南和黄维汇合。可怜的杜垏明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但又不可能违背蒋介石的意见。就算他想违背蒋介石也没门。杜垏明当时打算稳住手中这几十万人,和共产党谈谈,双方停战保住军队。因为杜垏明手中此时还有三十万人,如果步调一致,同仇敌忾,粟裕也不好办。应该说杜垏明这个想法不错,但是很天真。先不说共产党如何反应,不说蒋介石如何反应,光下面几个人就搞不定。因为杜垏明只是副总指挥,凡事都要找下面几个黄埔校友商量商量,谁呢,就是邱清泉(黄埔二期)、李弥(黄埔四期)、孙元良(黄埔一期)几位大侠。这几位都是蒋校长的人,杜垏明奈何不了他们。

      特别是那邱清泉,素来对领导狂妄不说,眼中只有一个蒋介石,对蒋介石死心塌地、盲目追随,要策动他违背蒋介石,那叫一个没门。有邱清泉在,和谈是没有指望的。当陈毅的劝降信送到包围圈中内,杜聿明正在召集众将领开会,信从每一个人手中依次传下去,大家都默不作声,信到了邱清泉手里,他定定地看着杜聿明,然后把信撕成碎片,丢进火炉。

      杜聿明并无必死之心,但他也决定与大军共进退。当蒋介石想要接他回南京治病时,他回复道:生身有痼疾,但是不忍心抛弃数十万将士只身撤走,生一息尚存,誓为钧座效忠到底。就是不愿意离开。可以说谨慎的杜垏明至少是个负责人的人,也可以理解为对蒋介石已经绝望了。如果让他杜垏明放手去干,何至于落魄如斯!

      和谈没指望,那就突围吧。黄埔一期师兄孙元良老大哥是坚决突围的。和狂人邱清泉比起来,孙元良是另一类代表。孙元良,人称飞将军。汉代李广也是飞将军,人家那是勇猛善战。孙元良的飞将军,是指战场上逃跑速度极快,飞毛腿。十二月六号晚,孙元良匆匆由北方面自行突围逃跑,把电话线都剪了,嘱咐指挥部电报一律不收。他怕杜垏明反悔不准他逃跑。当时看,突围是死路一条。四周全是解放军,朝哪跑?杜垏明真后悔了,让邱清泉李弥不要突了,但是孙元良还是一跑不回头。他只顾自己跑,自己的兵团由于没人指挥迅速被歼灭,残部又逃回包围圈。孙元良充分发挥飞将军本色,逃跑中装作中尉副官,随后化装成农民,躲过重重盘查,最后溜回南京。等到邱清泉战死,杜垏明被俘,师兄继续为校长效忠,最后还跑到台湾活到一百多岁。

      谈不能谈,突围不能突围,那就打吧。杜垏明让蒋校长增兵,继续决战,反败为胜。然而校长告诉这位得意门生,那个光亭啊,兵没了。怎么办?等。等啥呢,等死!

      三十万大军等死是一个啥样子?是一种奇特的现象,奇特而疯狂。出现在陈官庄的不再是蹍庄或双堆集那种血肉横飞的景象,而是另一种残忍。

      被围困、被围攻、无路可退、无路可逃,无人可谈,无法再战,这些都不干了,吃喝拉撒还得继续。下雪了,三十多万人蜷缩在旷野上,周围是敌人和尸体,唯一的补给方式就是空投。空投是有限的。飞机扔下食物之后走开,地面人发了疯狂争夺,极端混乱。比如说一个士兵扛起一袋米转身就跑,后面一个士兵拿枪打倒他,背起口袋就跑。跑不远,又被其他人射杀。到后来,两拨人操起枪互射一番。不到一会儿,食物搬光了,地上只留下横七竖八的尸体,一会儿就被风雪覆盖。战场又归于平静。在极端匮乏之际还会有黑色幽默:有的人脑袋被砸了,脖子缩进身体里,只剩下个脑袋。

      空投下来的粮食只够部队每人每天喝一顿稀饭。粮食不够分,各部队要粮食时,把数字搞得很大。粮食弹药一投下来,许多官兵一窝蜂上来抢,派部队守着也守不住。邱清泉和李弥为粮食的分配吵闹不休,各个军师团营也顾不得其他了,为粮食闹得形同水火。

      部队不断有伤亡,但没有医药,士兵伤口溃烂生蛆,既得不到治疗,又没有地方送,就这么眼睁睁地轻伤变重伤,重伤很快死去。对于这个问题,杜聿明则说,不病不伤的都顾不了,还顾得上他们!让后勤医务自行解决吧。

      杜聿明看到地里小麦青青的,说好久没吃青菜了,能不能到地里挖点麦子吃。于是就派人冒着炮火到地里挖了一些青麦子来吃,麦苗长得像韭菜,实际不能吃。只好用罐头度日,这还是高级军官待遇。普通士兵就只能靠那么点空投度日,抢不到的只好活活饿死。两千年前,韩信把项羽围在垓下,汉军唱楚歌扰乱楚军思绪。现在粟裕对待包围圈里的杜垏明更简单:华野将士只要在包围圈外喊话说这边有吃的,赶快过来吧。很多国军就会屁颠屁颠跑过去。

      最恐怖的还不是这些大兵们,而是随军百姓。拜国民党宣传所赐,很多人相信共产党是无恶不作之魔头。徐州撤退之时许多人随国民党部队逃难。这些人手无寸铁,空投物资自然分不到,抢也抢不到。有权有势的军官把抢来的物资和难民搞交易,形成一个黑市。难民们为了日用品,用手表、戒指、手枪、银元、衣服和柴米等贵重物品交换。刚开始一个银元可买到4斤馒头或一包烟,以后空投越来越难,一个大饼卖4个银元,香烟卖两个银元一支,一只金戒指只可换到一块大饼和两块麦皮饼。那些能搞到大饼罐头之类空投品的军官,乘机信口开河地去换取人家的贵重之物。年轻的妇女、学生就去充当有权有势军官们的“临时太太”,用自己的肉体换得一点有限的食物。人性之贪婪在这一刻显露无遗,国军非但无力阻止,还推波助澜。

      随着死亡的来临,国军高级军官开始纵情狂欢。在地下洞穴里,拆下来的汽车坐垫上面坐着军官和他们的临时太太,军乐队演奏着靡靡之音,如玉堂春、贵妃醉酒之类的,如同过节一样。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邱清泉。

      曾经在战场上的邱清泉是个狂人。在战争的最后关头,邱清泉更是以另类的方式把狂人风格发扬到极致。面对伤亡严重、兵员锐减的情况,邱清泉想方设法在包围圈内扩大兵源,强迫地方部队、警察和青年学生编入战斗部队或充当勤务人员。对女学生则派她们当看护,到部队唱歌、“慰劳”。邱清泉将兵团部第二十四医院女护士,作为自己的“贴身看护”,相当于临时太太,带她到部队唱歌跳舞,进行“慰劳”。邱清泉说:“我今年已经46岁了,看也看够了,玩也玩够了,什么都享受过,就是死也值得了。”对狂人邱清泉而言,人生不过是一场醉梦而已。梦中有酒有女人,也有枪炮声,却不见传说中的革命信仰,焉能不败。

      最惨的是食物链底层的难民们,那些没钱没长相之人,只能在冰天雪地里冻饿而死。包围圈里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狱。杜垏明绝望地看着这一切,心如死灰。

      在这个惨状之外有一个巨大的身影,那就是粟裕同志。不能责怪粟裕残忍,只能说战争太残忍。如果不是国军在哀嚎,哀嚎声必然会从共军那一方传来。对于这种声音,粟裕是熟悉的。二十多年来,无数战友乡亲在哀嚎中死去。就在国军在哀嚎中毁灭之时,粟裕耳朵里依然能听到华野将士的哀嚎声。长期以来的哀嚎中,粟裕有幸活下来,成为精英中的精英。成为精英的粟裕用在哀嚎中练就的天才把这种痛苦推向国军。

      战争是残酷的。名将的工作就是把这种残酷尽可能地推向对手。

      要知道这里有三十万正规军,他们都是党国支柱,曾经纵横天下。他们的指挥官都曾饱经战火洗礼。淮海一战,关内国军精锐丧失殆尽,要知道那几十万军队可是蒋介石的心头肉。更为致命的是,此战之后黄埔魂魄丧失殆尽。从此之后,支撑起蒋介石军事机器的黄埔精英们进入历史。为啥这样说呢?数十天的淮海战役中,在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数十万编制健全的大军竟然从头到尾被动挨打,从来没有寻得哪怕一点点主动。战场上逃走的党国名将胡琏,余生不提淮海战役,只是感叹:“土木不及一粟。”台湾岛上劫后余生的党国将军们对淮海战役集体沉默。说啥呢,实在无话可说。淮海战役成为国军永远的痛,成为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就如同美国人不提朝鲜战争一样。无话可说。

      是杜垏明他们无能么?要知道杜垏明邱清泉他们面对日本人也没有这么怂过。即使飞将军孙元良,在抗战中也有过表现。即使在淮海吓破胆的李弥,在五十年代初撤到东南亚,先败缅甸政府军,再败缅甸印度联军,惹得联合国出面调停。

      评:和黄百韬、黄维一样,杜垏明、邱清泉、李弥等人都曾是英雄,但是淮海战场上的他们是无奈而无助的,是刀俎之上的鱼肉。让他们成为鱼肉的就是粟裕同志。

      杜垏明被捉,淮海战役结束。

      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从淮海战役中,可以得到这样几点重要信息,从统帅班子构建来看,蒋介石的政治手腕不次于毛泽东,但军事上差太远。粟裕对蒋介石的评价一针见血:你要吃他一小口,他连半口也不给你。你要吃他一大口,他就连一小口也不要了。毛泽东吃定蒋介石不可怕,当毛泽东手下的头帅也吃定蒋介石时,问题就大了。挖掉淮海战场上那几十万人马,国民党的根基便摇摇欲坠。在争论不休的史学界,对淮海战役之于蒋介石的评价相当一致:蒋介石的滑铁卢。

      对于一个名将而言,光有战术水平是不够的,还要有战略眼光。光有能力搞定战术对手还是不够的,还要吃透对方领袖的心思。整个淮海战役从始至终,只见粟裕和刘伯承步步兵行险卒,却屡屡火中取栗;只见国军一方,每一步看似稳扎稳打,却处处受牵制。

      从抗命不下江南,到说服中央和毛泽东接受自己的策略,到野战中的临机应变,到肉搏战中的悍不畏死,淮海战役中的粟裕到达了人生巅峰,同时奠定了共军中无与伦比的地位。淮海战役中的粟裕,当之无愧的名将。放在整个历史上看,也能比肩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

      最高评价:通过实践的方式承传发扬了兵家光辉传统,丰富了名将世家。

      淮海战役直接决定了两个政党的兴亡。连远在万里之外的斯大林都震惊了,称之为奇迹。以斯大林在二战中经历的场面,早已心如止水,能让他老人家震惊是不容易的。

      二十年后蒙哥马利访华,特意地向毛泽东询问了淮海战役的情形。毛泽东则说,我的战友中粟裕最会打仗。

      多说两句,淮海战役中,毛泽东的战略眼光,两大野战军的协同配合,粟裕精妙的构思和指挥,以及广大指战员和官兵凶悍勇猛都是原因。但真正的原因或许是:国军并非败给粟裕或者解放军,而是败给了民心。淮海战场上,共军背后是两淮百姓,他们推着独轮车给军队补给。国军死一个就少一个,共军部队减员,立刻补上,如同开外挂。天意如此,非战之罪,这么说或许对国军是一种安慰吧。这里必须指出,不管是战争或者和平,离开了民意都是瞎扯。天大地大之后,就是民意最大。

      至于后来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听起来辉煌,但是在粟裕的军事指挥生涯中,从战术角度出发,实在是相当普通。因为此时的共军,在战争态势上已经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为了更为直观一点,下面来做一个表,看一看他的战绩。

战役名称指挥员我方与敌方兵力对比歼敌数量
黄桥战役粟裕7千1.5万余人歼敌1.1万余人
苏中战役粟裕3万余人12万53700人
鲁南战役粟裕13万约16万53530人
莱芜战役粟裕19万约24万56800人
孟良崮战役粟裕16万约45万人32680人以上
豫东战役粟裕20万人25万人93970人
济南战役粟裕14万27万10.4万人
淮海战役粟裕、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谭震林60万80万555570人
渡江战役粟裕、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谭震林60万人45万人30余万人

看到了吗?名将,尸体堆出来的。

      简直是战争魔鬼!确实,所有的名将,站在其对手角度上看都是战争魔鬼。放在小说或演义中,粟裕一定是身高八尺、声如洪钟、虎背熊腰,面孔即使不狰狞也要不怒而威,大吼一生可以震得房子晃一晃。夜间有孩子哭,妈妈会说,看粟裕来了,孩子就不哭了。现实中的粟大将军则是另外一副模样:身材不高,脸颊消瘦,斯斯文文的,天生一副老实人模样。

      战场上的恶魔粟大将军,离开战场之后就是一个善良的老好人,被欺负的绵羊。战场上的粟裕总是欺负别人,战场之外的粟裕总是被别人欺负。

      当然,粟裕也不想被欺负,然而没有办法。像粟裕那种高层次的人,脱下军装就要玩政治。政治是另外一种战场,虽然看不见硝烟,同样残酷。你不欺负别人,别人就会欺负你。你没能力欺负别人,就必然被别人欺负。世道如此,不能怪别人。

      要怪就怪上天,给了粟大将军无与伦比的军事才华,却没有赐予其政治敏感性。当然了,不会玩政治,从后来的结局看,不见得就是坏事。

      战争狂人总得有所安排吧,放在古代,这种人的结局可以预测,最大的可能性是被杀掉,沿着白起、韩信、蓝玉等前辈走过的路去另一个世界;如果碰见宋太祖,可以得良田豪宅回家搞糜烂去;运气极好的情况下碰见唐太宗那种人,还可以继续当官啥的。然而粟裕生活在二十世纪,一个剧烈震荡的世纪,一个从古代走向现代的世纪。对于战场上的英雄,可以继续当官,可以继续摆弄权力的世纪。当然结果各有不同。

      战争结束之后,粟裕就去了总参,后来又升为总参谋长——彻底坐到了火炉子上。当然火炉子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坐的。粟裕打了那么多仗,消灭了那么多敌人,积累了那么多军功,才有资格坐在火炉子上的。前面那么多笔墨,讲的就是粟裕同志为何能坐在火炉子上面烧烤。

      总参吧,就是在战争中出主意的,绝不是个好位置。事情干好了,那是领导有方,干不好,怪你出了馊主意。一句话——出力不讨好。但是这个位置又极其重要,战争期间,曾有过刘伯承、叶剑英、彭德怀、周恩来在这个位置上干过。那个时间还好,需要实实在在的水平,还是挺风光的。

      战争结束后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第一任总参谋长是徐向前元帅,很快辞职不干了。接下来是足智多谋的聂荣臻代总参,被批。粟裕接替,被整。接下来的更惨,深谋远虑的黄克诚陪伴彭德怀冤枉了半辈子。再接下来,作风强悍的罗瑞卿甚至丢了腿。再往后是杨成武和黄永胜,也是出力不讨好。

      可见总参谋长位置之烫,远非老实人粟裕能扛得住的。

      所以在五八年粟裕就被批了,反教条运动,刘伯承成为第一个落马元帅,粟裕成了第一个落马大将。刘伯承挨批吧,还能找点理由,于公,确实和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有分歧;于私,和毛彭林在历史上有点纠结。粟裕挨批看起来非常搞笑,朱德是其恩师,毛泽东捧着他,林彪引其为知音。就连党内主管刘少奇,都对他的感觉非常之好。

      但粟大将军仍然挨了批。原因有两个:一,粟裕是个老好人,只被别人莫名其妙地批判,极少批别人;二,微妙复杂的政治关系,要一一理清这些关系,要费很大一番力气。

第七章  三位元帅的火力

五八年,出来批粟裕的元帅有三个,聂荣臻,陈毅,彭德怀。

      当年的批斗会非常有意思,不叫批斗会。比方说批斗高岗时,不叫批斗会,叫团结会或座谈会。一大圈高层坐在一起,说咱们要维护组织团结。怎么维持团结呢,就是要摆出共产党人的本色,根据马列主义原则实事求是,摆事实讲道理,有一说一。

      为了维持团结,大家要勇于认错,做错了事就要改正。你自己认识不到错误,大家帮助你认识,你不能改正,大家帮助你改正。一天不行那就两天、十天、一个月,直到你自己认识到错误并改正为止。这就是毛泽东提倡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开着开着,团结大会就变成了批斗大会。所有人都说高岗你不对,你要认错。光认错还不行,还要深刻检讨,认识到自己是在反党搞分裂,是对伟大领袖不忠。在组织团结的前提下,大家轮番进攻,有人正面,有人侧面,有人迂回,有人包抄。就这样,高岗架不住了,最后闹着去自杀。没有办法,当时可不像现在这样,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公检法系统,当年必须靠组织解决一切。内部问题,内部解决。

      或许有人不解,伟大的毛主席领导的伟大中国共产党怎么没有赶快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有一个长长的答案。首先毛泽东不是神,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解决所有问题,他只能和所有人一样,一件一件地解决问题。中国和所有国家不一样。比如说美国,乔治华盛顿和他的团队只要在欧洲启蒙思想和法律上改变一下就行了。中国直接从一个乱糟糟的、从来没有过法制精神的、几乎是没怎么经过民主启蒙的局面跳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怎么样的,谁也不知道,毛泽东也不知道,只能一边模仿苏联一边摸索。

      批判刘伯承也是一样,刘伯承做检讨时快撑不住了。肖克被批斗到吐血。现在轮到粟裕。粟裕一生用兵诡异,战场上凶狠狡诈,现在他自己成了待宰的羔羊,任凭他人帮助自己改正莫须有的错误。

聂荣臻批判粟裕

十大元帅里有一半是政治家。当然这话并不是说五个军事家和五个政治家。每个人身上都有军事和政治两种成分。刘伯承元帅,九分军事一分政治;叶剑英元帅,则是一分军事九分政治;彭德怀八分军事二分政治;罗荣桓相反;聂荣臻,军事政治,刚好五五开。

      聂荣臻,四川四元帅之一,生于一八九九年,卒于一九九二年,帅中最后一位离世的。

      聂荣臻的成长公式和第一代领导人不太一样。第一代将帅多半出身贫苦,聂荣臻家境和周恩来类似,家族曾经风光过,但正在衰败。尽管衰败,不耽误念书,私塾、小学、中学、出国留学,并且一待就是五年。从比利时留学到苏联,从工业知识跨越到军事知识,为数十年之后领导国防工业科研团队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聂荣臻同学极其刻苦努力,在课桌右下角刻下座右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成绩出类拔萃。然而聂荣臻同学可不是啃教材的书呆子,国外留学期间竟然去读进化论之类的书籍。进化论在中国虽然有名,但读过的人很少。我曾经在大学图书馆找到一本,根据借书记录显示,十来年那本书只被借阅过两次,还是同一个编号。闲着去读进化论之人,一定不是混日子的那种。苏联回国之后,任黄埔教官,二七年参加南昌起义,彻底转变成职业革命军人。

      南昌起义之后又去参加广州起义。广州起义之后跟着周恩来干了一段时间中央特科。这段经历彻底锤炼了聂荣臻谨慎的性格。

      作为军人的聂荣臻担任过一系列职务,从小到大慢慢晋升。战场上两次高光时刻,一是以副师长身份协助林彪打平型关,二是在黄土岭伏击战中吃掉了阿部规秀的混成旅团。

      黄土岭伏击战是中共抗战中最漂亮的战役之一,影响力堪比平型关和百团大战。此战中,聂荣臻和杨成武等同志密切配合,除了狠狠打击了小鬼子之外,还消灭了一个叫阿部规秀的大鬼子。

      阿部规秀职位中将军衔,号称“名将之花”,中国抗战被弄死的鬼子中军衔最高。

      阿部规秀之死,震惊了日本军界,也震惊了中国军界,震惊了整个抗日战场。

      日新闻悲伤曰:“中将级指挥官阵亡,皇军成立以来,未曾有过”,日新闻痛惜曰,“护国之花凋谢了”。

      ——干得漂亮!

      建国之前的聂荣臻,最大的贡献则是和老搭档林彪在一起搞的平津战役。聂荣臻是林彪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拍档之一(另一个是罗荣桓)。从红军时代,林聂罗三人就配合默契。只是解放战争中,林罗去了东北,聂留在华北,等到平津战役三人再次相聚。平津战役最大的特点倒不是这一战打得多么漂亮,而是和傅作义和谈成功,成功保住首都老北平。如果北京在内战中毁于战火,那绝对是中国人的罪过。善于搞政治的聂荣臻在和谈中出力不少。

      十大元帅之中,多数人的使命在成为元帅之前差不多已经完成了。比如说林彪,如果没有涉足政治涡流,他的形象就是战神,一个光辉的军事形象。

      聂荣臻不同,他的事业线一直是上升的,早期低谷之后,从平型关黄土岭伏击战到平津战役,一直在上升。建国之后,在最残酷的政治环境中上升到顶点——领导了原子弹和氢弹科研团队。这是无上的光荣。

      一生能有如此成就,应该得益于这种一半军人一半政治家的气质。换成刘伯承彭德怀那种相对纯粹的军人,恐怕没有办法周旋于政治漩涡;换成叶剑英那种军人政治家,未必能在当时狂热的运动中顶得住。说到此,当然要赞扬一下毛泽东用人之高明。

      聂帅光辉的一生中也不是完美的,污点就是一九五八年批判粟裕。粟裕将军生前一直没得到彻底平反,聂帅恐怕就是阻力之一。

      粟裕的罪名中,有一个非常有趣,即和领导搞不来。太搞笑了,大家都是高干,为国家做事,事情干好就好了,和领导搞不好关系也成了罪名了!然而中国社会就是这样,和领导搞不好关系在哪里都不好混。换成一般公司,给开除也就是了,在高层就不一样了,总不能把战功赫赫的粟大将军给“开除”出中国吧?

      既然不能开除,那就批斗呗,批到大家满意为止。

      和哪些领导搞不来呢,具体就是聂陈彭三帅。现在能看到的三人批辞,聂荣臻发言最具代表性。

      聂荣臻发言:

      一、“现在说到粟裕同志的错误,我同样同意同志们对他的揭发和批评,在第一次发言中大家揭发的一些事实他都讲了,但在重要关键问题上,一滑而过,现象罗列多,没有接触到本质问题。虽然也戴了个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帽子,但是,这个帽子可大可小,弹性是很大的。第二次发言是有进步的,也接触了一些本质问题,我表示欢迎,但我觉得还挖掘不够深刻,也还没有向党全部交心。过去的不讲了。从大家的发言和粟裕同志最近的思想动态来看,第一、他认为他的个人主义与肖克的个人主义不同,因肖克有宗派活动,他没有。我要告诉粟裕同志,人家批评你向军委、国防部争权,你讲不是为自己争权,而是为总参谋部争权,这是个多么响亮而有力的动员口号!不过他没有得到总参谋部同志们的支持,相反的遇到了抵抗。因而他就不能不从总参谋部以外去寻找同情者。他在军委成员中间和中央负责同志们面前散布对彭总的不满,甚至哭哭啼啼,好像受到冤屈似的,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二、“他认为他的缺点就是陈毅同志所批评的‘阴’,他认为阴就是阴阴沉沉的意思,告阴状,告洋状,到处散布对彭总的不满都是阴。至于阴到什么程度,那是要粟裕同志自己作结论了。所谓阴,就是不在阳光底下做事,事情也是见不得阳光的。”

      三、“如一个普通人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他可以做小偷,偷人家一点东西,作为总参谋长来讲,有了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就不是做小偷,而是要做大盗,‘大盗盗国’。所以许多同志批评粟裕同志极端个人主义已发展到严重的地步和具有危险的性质,意思就在这里。”

      四、“过去我对粟裕同志也是认识不足的,我认为他很忠厚,经过考验,有战争经验,有一定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助手。但到总参谋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对工作极不负责任,开始我还以为我的领导有毛病,没有发挥他的积极性,以后又发现他宣扬自己诽谤别人,才认识到他有毛病。我没有向他这种思想和行动进行正面严肃的批评,同时对他这些毛病和危害性估计不足,因而直到这次大会对他的揭发和批判,从整个历史贯串起来看,才真正认识到粟裕同志的错误本质和真面貌。”

      抛开是非不谈,聂帅这个发言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高。

      此文比较有系统性,从大的方面入手说到工作关系,可谓有理有节。不仅点出了陈毅和彭德怀的观点,还顺带把粟裕和肖克(反教条最大受害者)做了一个区分。文章弹性比较大。既照顾了批判盟友陈毅和彭德怀二人,又猜中毛泽东并不想打倒粟裕的心思。

      和粟裕后来受到的处分八九不离十。高明,实在是高明啊!

      从文章内容看,除了公事之外,还有不少私货。所谓私货,也就是私人恩怨。粟裕和聂荣臻有私人恩怨么,肯定会有。五八年的聂荣臻基本上脱离了军方系统,去搞科研团队了,犯不着跑去批判总参谋长粟裕。

      那么二人的私人恩怨是怎么来的呢?回顾一下:

      一九五一年底,粟裕养病结束到总参工作,职位是副总参谋长。聂荣臻是代总参谋长,粟裕算是给聂荣臻当副手。当时聂荣臻担心主席老人家太忙,认为还可以像根据地时代那样,不必事无巨细都直接报告主席,要求军队的事都要经他本人批阅后再选择性上报。过去副总参谋长粟裕都是按毛泽东的要求半月报告一次,现在也必须照聂总长的意见办理。

      这本是一番好意。

      而这种“好意”毛泽东是不会心领的。建国初期刘少奇在国事上一些问题不汇报就惹得毛泽东不开心,惹出了高岗事件。军队可以说是毛泽东的命根子,别说聂荣臻,就是后来的林彪也不能不报。而且战争年代,聂荣臻本人在毛泽东那里依然有政治包袱。四八年,三大战役前夕,当时林彪正在长春和锦州之间徘徊,粟裕正在构思淮海战役,毛泽东在城南庄遭到敌机轰炸,险些遇险。原因是被特务探听到行踪。城南庄正是聂荣臻的地盘,警卫工作是由聂荣臻搞的。当时的聂荣臻可真是冷汗直流。战争年代的事过了就过了。

      现在都和平建国了,聂荣臻这么干,可以说思维还没有从战争年代转移过来。战场上,将领临机应变自主决断是对的,也是毛泽东用人的一大特色。但是在战后,一切已经政治化了,还这么搞,只能引起领导疑心。如果领导人是刘少奇那种搞政治起家的也就算了,偏偏毛对军事格外敏感,这事就大了。

      主席不开心,后果很严重,顺便把总参批评教育一番(1952夏)。聂荣臻就想不通了,明明自己一片好心,怎么就变成驴肝肺了?

      参照张震回忆录:“毛主席在颐年堂召集军委开会,通知我列席。会议由毛主席主持。他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这个会,算军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席的交班会。我与彭总谈过,总理太忙了;今后军委的日常工作由他主持,但对外暂不公布。朝鲜战场看来大仗打不起来,最后是要和谈停战的,待停战后再正式公布。还没有等大家发言,毛主席突然把话题一转,严肃地说:最近一个时期,我感觉工农青妇的菜,摆满一大桌,吃也吃不了。可是,军队系统的菜太少,我饿得慌。你们为什么对我封锁呢?……我看了看聂总,他的表情很平静,只是一言不发。毛主席见聂总不吭声,就对着他说:你讲话呀!过去政治局开会,我请你列席,你也不讲话。我怕把椅子坐坏了,就不请你了。……接着,毛主席又对聂总说:荣臻,你讲讲。聂总还是不做声。毛主席更生气了,说:如果你不讲,就做组织调整。这时,其他领导同志赶紧出来打圆场,表示不要急忙处理,由荣臻回去后向毛主席写个报告再说吧。会议就没有继续开下去。”

      也就是说至少在当时,聂荣臻对毛的批评想不通,也不服气。事情到此,跟粟裕还没扯上关系,接下来老好人粟裕出场了。

      本着为领导解围,给主席交代的态度,粟裕认为自己也有责任,因此向毛泽东做了书面检讨。粟将军太善良了,毛之所以批评总参,并非对聂荣臻或者粟裕个人有成见,只是想把军队牢牢抓住而已。战场上放权,有利于将军指挥;和平时收权,利于控制军队。毛泽东驭人之术岂是政治敏感性不高的粟裕能理解!

      粟裕这么一检讨,正好给了主席一个理由,聂荣臻,看看吧,看看粟裕这态度。和平时代军人就应该这么对领导。

      于是乎毛做了批示“检讨很好”,而且把粟裕和聂荣臻的工作做了对比,像老师对待学生那般,肯定了“好学生”粟裕半年来的工作,借机批判“差生”聂荣臻。非但如此,毛还特地把这个批示(相当于成绩单)交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等人看看。

      聂荣臻能不来火吗?当然要来火,火气没办法对主席发,自然要对粟裕了。不要以为聂荣臻心胸狭窄,换成一般人,估计也来火。连下属都搞不定,这领导还怎么当?

      更为致命的是,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不但没能转正,还直接转行了,离开军队去领导科研团队。副总参谋长粟裕变成总参谋长。虽然聂荣臻在新位置上干出了一番成就,但是作为一个戎马一生的统帅,最心仪的位置还在军方核心。

      聂荣臻和粟裕,一个在华北一个在华东,在各自地盘上干自己的事,本来没啥交集,积怨不容易啊。不过从后来的事上看,聂帅的火气似乎持续的时间长了一点,让人觉得其心胸并不是那么宽广,应该向老领导朱老总学学。

粟裕和陈毅之间

      批粟裕的另一个主力是陈毅元帅。和聂荣臻一样,陈毅也是四川人,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人,政治军事,也是对半吧。性格方面,聂荣臻比较谨慎,陈毅比较豁达。尽管如此陈聂二人是很相似的,二人是老乡,一起去法国留学,都是老资格,但均不以军事能力见长,建国之后,聂任北京市长,陈任上海市长。此次批粟裕,二人再次携手。

      陈毅有很多才华,他可以玩政治,可以搞外交,还可以写诗,一手字写得也不错。哦,身为元帅,他还可以带兵打仗,位列三十六位军事家之一。第一代领导人之中,像陈毅这种多才多艺之人,屈指可数。

      陈毅和粟裕之间,主要是军事关系。陈毅本身军事水平也不错,南方八年经历无穷多考验。然而他并不是以绝对军事实力见长。他的军事生涯中,最大的成绩依然是——领导粟裕。

      粟裕和陈毅之间的关系非常有意思,两人长时间合作,非一时片刻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四大野战军中,一野司令彭德怀说了算;二野是司令刘伯承主军,政委邓小平主政;四野打仗都是司令林彪的事;唯有三野,打仗靠粟裕,而非司令陈毅。粟裕只是副司令,还是后来升上来的,算晚辈后生。

      现在流传在外的观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陈毅粟裕是一对黄金搭档,陈毅具备领导组织才华,资格老,有能力,可以主持大局;粟裕是一个军事天才,全力对着地图想打仗的事。其他的,诸如后勤工作、人事调动、奖状、奖金这些都由陈毅或饶漱石来管。这是官方观点,也是主流。宏观上看基本上就是这样。

      然而五八年批判粟裕时,一条很大的罪状就是和领导搞不好关系,陈毅就是主要领导。

      陈毅之所以批粟裕,是因为陈毅和粟裕有矛盾。矛盾是啥呢,应该有两个。一个是饶漱石。饶漱石此刻在监狱里,但是饶漱石在华东把陈毅折腾得不轻。饶漱石挤掉陈毅之后,和粟裕配合得也很好。比方说后来淮海战役初期,饶漱石明确支持粟裕,陈毅和中央一个意见。后来中央和陈毅都转变了意见。饶漱石后来成为反革命,念念不忘被陈毅“陷害”了。粟裕不是一个政治斗争的料,基本上身在局外,但粟裕和饶漱石的彼此配合,说陈毅一点怨言都没有,恐怕也不合适。批斗会上,陈毅就明确指出,当年粟裕同志支持反革命分子、阴谋家饶漱石挤兑陈毅同志是不对的。搞得粟裕极为被动(口才过关啊)。

      第二个矛盾更有意思:粟裕太有才了,让陈毅处在领导位置上看起来有点碍眼。论综合能力,粟裕肯定不如陈毅。陈毅同样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生存下来,政治水准一流,业余爱好——写诗——也不错,还能当外交部长,基本上是干一行像一行。在如今这个和谐的年头,粟裕肯定不如陈毅。反观粟裕,离开战场只能老老实实听别人开会,基本就没有亮点。

      如果给二人做一个能力比较。陈毅在所有领域都有一个相对不错的分数,尤其在政治这一栏,非常高。粟裕只有一项,那就是军事,尖子中的尖子。问题就出在这里,他们合作的那些年头比较特殊——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只能靠枪杆子吃饭,也就是军事能力优先。

      所以就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陈毅是领导,在各方面也比较有能力,但是中央却明确规定,最主要的任务——战争——交给粟裕来完成。某次战役之前,陈毅制定作战计划,中央还要确认一下有没有争取粟裕同志的意见。陈毅说,争取了。中央说,很好。

      身为领导,却没权利决定最重要的业务,心中不爽是难免的。而且粟裕虽然是军事天才,但也不是神,时不时打败仗,损兵折将啊,在所难免的。损兵折将之后还要陈毅负责补充兵员,负责鼓舞士气。相当于让陈毅给粟裕擦屁股。有时候陈毅的意见可能是正确的,反而没能实施。一个最高领导的正确意见得不到实施造成了损失,结果会怎么样?大多数时候都是副手走人。说陈毅是一个大无畏革命者有博大胸怀是对的,要说他心里非常爽那是鬼话。大无畏的革命者也是人,也会不爽。但是这些不爽,应该构不成陈毅批判粟裕的理由。毕竟战场上的是非对错会场是说不清的。

      但是陈毅依然批判粟裕。

      陈毅批粟裕,流传到今天,最有名的那个字就是——阴,陈毅说粟裕很阴。从聂荣臻的发言看,陈毅确实说粟裕阴。虽然在陈毅老家,“阴”字表示一个人内向、沉闷之类的灰暗性词语。但是当其他人把“阴”上纲上线理解为阴险的时候,陈毅似乎也没有解释。

      从流传在外的资料来看,粟裕对陈毅是相当尊敬的,粟裕让司令让元帅的受益者都是陈毅。陈毅过世之后,粟裕还把陈毅的儿子招为自家女婿。陈毅没有道理说自己的老下级老战友粟裕阴险。

      有一种解释说,陈毅当年批判粟裕是为了保护粟裕。

      如果不批判粟裕,那么对粟裕的斗争就要上纲上线,成为敌我矛盾。这种解释看起来有道理,也很感人,实际上有漏洞。批判粟裕是毛泽东授意的,毛泽东说过“要浇一浇粟裕等人身上的娇气”。没有毛的授意,仅凭彭德怀和聂荣臻是没有办法批判粟裕的。当时粟裕是总参谋长,战功显赫,深得最高领导人信任,而且无派无系统。毛泽东绝对不会把粟裕一杆打倒。而且林彪和粟裕可以说是知音。有毛林的支撑,当时的粟裕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打趴下。这点从粟裕安然度过文革可以证明。文革中,粟裕甚至可以不买江青的账,周恩来都做不到。

      所以说,陈毅批判粟裕是为了刻意保护粟裕是不成立的。

      刚刚批判粟裕的时候,事情并不顺利。大家都知道,粟裕在解放战争中战绩斐然,是三野实际指挥官,而且跟领袖关系很不错,所以就很抵触。林彪就发牢骚,表示搞不懂打了胜仗的英雄为啥会挨批。叶剑英则说:“我看粟裕最多个人骄傲问题吧。”这个时候,陈毅出面做大家的思想工作。陈毅作为三野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又是华东局领导,而且口才不错,有陈毅出面,更容易打开缺口。

      那么陈毅为啥要批粟裕?本人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陈毅政治水平很高,党史上,任何一次批斗大会,陈毅都要发言的,批高岗、批粟裕、批彭德怀、批朱德、批刘少奇、批林彪,陈毅都有发言。这是一种政治取向,一种习惯,一种在艰辛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的能力。所以说陈毅批判粟裕只是一种习惯性政治取向,一种政治能力的体现。

      第二个原因是政治取向。即陈毅批判粟裕有其自身政治目的。想一想,粟裕是毛泽东的得力战将,毛为啥要批他?毛怎么不去平白无故地批判林彪?这个问题先放一下,先理一理另外一个人的关系。陈毅和毛主席长久相处,深知毛的心思,毛泽东重新上台后,处处紧跟。虽然在小的方面有点争论,大的路线再也不违逆毛泽东。主要是因为毛泽东确实能力很强,在各方面表现出超人一等的水平。和其他同志一样,陈毅对主席形成一种惯性跟随。

      陈毅之所以习惯跟随毛泽东,是因为他反对过毛泽东,有一个政治包袱。十大元帅都有政治包袱,陈毅的政治包袱就是反对过毛泽东。这个问题以后再叙述。

第三位批判者,彭德怀

聂荣臻虽然心里对粟裕有气。陈毅虽然也有批判粟裕的理由。但聂陈二人是没有能力批判粟裕的。五八年的聂荣臻已经离开军队,转行搞科技了(搞出了原子弹),陈毅正在外交部发光发热。此二人是没条件批判军方要人总参谋长粟裕的。

      批判粟裕的主力另有其人,主持人:彭德怀元帅。

      五八年的彭德怀正处在人生巅峰,跌入低谷的前夜。

      由他主持反教条主义再合适不过了。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越大事越多,事越多越容易出错。五八年的反教条彭德怀就出了错。彭大将军功勋赫赫,秉性刚直,为国人尊敬。但人无完人,都会犯错。彭总此生最明显的错误便是搞了反教条主义。虽然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但是没有彭德怀,反教条主义不会到那程度。

      彭德怀和粟裕工作上那点事更是可大可小。所谓告洋状,可以理解为现实需要(建国初期照搬苏联制度多了,连军衔制都是照搬人家的)。

      私人恩怨是说不过去的。所谓私人恩怨,不过是在批判过程中凸显出来而已。因此说彭德怀心胸狭窄、刚愎自用、公报私仇是说不通的。就算彭在某些方面确实刚愎自用,有些时候确实心胸狭窄,也轮不到把这些词用在反教条上。

      彭德怀批判刘伯承,确实是存在建军理念差异。这种差异是从宁都会议一直延续下来的。如果说在一九三二年的第四次反围剿,刘伯承的军事理念还是空中楼阁;那么到了一九五八年,打赢朝鲜战争之后,刘的理念就有了现实基础。一九五八年的彭德怀军事理念还没能转变过来。现在看来,五八年,彭德怀的军事理念确实落后于刘伯承。虽然就在八年之前,彭德怀还用自己的(也是毛泽东的)理念在朝鲜打赢了战争。然而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军队必须正规化、现代化。

      论战功,刘伯承不能和彭德怀相比,论军事理论修养,党内无人能出刘伯承之上。遗憾的是,当时彭德怀的地位远高于刘伯承,又有毛泽东背后支持,邓小平从旁协助,错误就此犯下。彭德怀错批了刘伯承,但是批判粟裕并不能说就是错。

      很多人对彭德怀批判粟裕感到不解。彭德怀也是军人,也是统帅,英雄。英雄总是惜英雄啊,怎么可以彼此斗争呢。看到两位一流统帅在政治上互博,心中总不是滋味。有人据此认定彭德怀心胸狭窄。

      如果说彭德怀嫉妒有战功之人,那么为啥和林彪就能惺惺相惜呢?林彪出事之后,同样身临绝境的彭却不肯落井下石,说什么就这样把林彪杀了我不同意,物伤其类是也。

      战争年代,彭德怀一直是副总司令、总参谋长啥的,级别一直比粟裕高,粟裕名义上的领导。实际上彭德怀和粟裕基本上没有交集,也没有私仇公恨。彭德怀之所以狠批粟裕,是有原因的。原因有二:浅的一层和深的一层。

浅的一层,和彭德怀争点权

和平建国之后,彭德怀是国防部长,类属于国务院;粟裕是总参谋长,给军委工作。看似两个不相干的部门,实际上却又彼此纠缠,相互交叉。按照法律法规:总参谋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是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的军事领导机关;国防部要统一管理全国武装力量的建设工作,如军队的征集、编制、装备、训练、军事科研以及军人衔级、薪给等。看到了吧,两者交叉部分很大的。这种交叉在政治上相互制约,权力分散,不会出现军人集权的局面。

      这种交叉带来很多问题。具体可以归结为传统力量和新生力量交汇融合的问题。

      总参可谓源远流长,有着光辉的传统。南昌起义就有了参谋团,刘伯承任首任参谋长。随后担任过这个职位的还有:叶剑英、周子昆、萧劲光、滕代远、王若飞、彭德怀、周恩来等人。二十八年的战争中,总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效。

      相比之下,国防部直到五四年才挂名成立。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第一部宪法之后,才明确成立国防部。反教条之前,国防部没有指挥过任何战争,对军方贡献和总参没法比,看起来更像一个政治性机构。但是这个机构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不简单。看看历任国防部长名单就知道了,从彭德怀到林彪到叶剑英到徐向前,级别均比同时期的总参谋长高。

      当时彭德怀刚从朝鲜战场回来,威望如日中天。加上军内老资格,自然不是粟裕可以抗衡的。而且当时彭德怀负责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是粟裕的顶头上司。因为中国建国之后,一直模仿苏联,军队建设也在模仿苏军。苏联的国防部就有很大权力,包括总参都属于国防部管。中国的总参属于军委,相当于分了国防部的权。当时的权力是这样的:彭德怀主持军委工作,但当时林彪同志已经是军委副主席了。粟裕作为总参谋长,却又得听从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唠叨。可以说一层一层彼此制约。

      总参谋长粟裕难免按照工作惯性和国防部长彭德怀发生摩擦。这里也得说一说粟裕的个性问题。战争期间的粟裕和林彪一样,每天只对着地图研究作战问题,其他事一概不管。组织啊、统战啊、动员啊什么的,都是陈毅饶漱石等人的事。长期战争中养成的专断个性不会因为当了总参谋长就一下子改变过来。而且粟裕这种人政治觉悟比较迟钝,不懂政治迎合。彭德怀也差不多,也是在统帅部一言九鼎,一人说了算,如今却纠缠不清。粟裕想把国防部和总参职责弄清楚,彭德怀也是一样。彭德怀让粟裕搞一个文件,阐述一下双方职责,结果搞了好几次均没通过。粟裕很纳闷,彭德怀也很纳闷。

      让两个习惯说一不二的人在一起扯皮,双方都觉得很累。比方说在建军问题上:粟裕提出抽几个军作为统帅部战略预备队,配置在便于机动的地区,平时由各军区领导,但不编入各军区战斗序列,战时由统帅部统一机动的建议。彭德怀则认为没有必要,说全国都属解放军,一旦战争爆发,统帅部完全可以从各军区临时抽调部队组织战略预备队。粟裕则坚持认为,等战争爆发再抽调组织这支部队,一是会打乱各军区的作战计划;二是战争一爆发,交通被破坏,部队行动受阻,将会失去战机。彭德怀坚持没搞,就没搞,因为彭德怀是领导。

      直到五七年,也就是反教条运动的前一年。粟裕随彭德怀一起访问苏联。根据级别对等原则,粟裕拜会了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两人小谈一会,粟裕向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提出,请对方提出一份苏军“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以便参考。结果索洛夫斯基不但没有满足粟裕,还把这事上报给苏联高层了。这事就成了“告洋状”,被陈毅批判为:“争权利,跑到外国去找点根据”。

      这事从军事角度上讲,是有必要的。从彭德怀角度看,粟裕应该先通通气,毕竟外交无小事么。甚至更严重一点说,还应该先请示一下毛泽东。因为中国虽然仿造苏联,但毕竟有所不同。而且这些糊里糊涂的政策都是毛泽东设计的。现在粟裕想参考苏联模板来改造中国的政策制度,想干吗?所以说粟裕政治敏感性太差。

      俗语说军政不分家。粟裕也知道这句话,但是他没有理解政治。战争时期,政治为军事服务,指挥官决策权就大一点。到了和平年代,统帅必然卷入政治涡流。其实军事和政治的差别是很大的。如果说军事容不得半点糊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那么政治正好相反,是一门糊涂学,容不得清晰,也就是和稀泥。粟裕的人已经上了政治列车,心还在战场上,还在以军事眼光行事。

      要说粟裕想让把总参搞成独立王国,那是不沾边。粟裕的想法,个人猜测,是想建立一种类似于三野那样的工作关系。把陈毅和粟裕那种工作关系复制到军委来,让彭德怀扮演陈毅的角色。就是说让彭德怀管理发工资啊、粮草啊、军衔啊之类的事,涉及到战争由总参来干,由他粟裕来操心。

      可惜彭德怀和陈毅根本就不是一类人,个性差距没有一百八十度也有九十度以上,没有陈毅那种善于左右逢源的本领。彭德怀的个性就是在长期战火中锤炼出来的典型统帅个性,说一不二,有时候显得刚愎自用,甚至是粗鲁。在官场中能忍一时片刻,也不会长久。

      这就是所谓的,粟裕和国防部争权。客观说确实是争权。但是粟裕是那种纯粹的军人,平生痴迷于军事,一贯枪不离手,枪法极准,百步穿杨不是盖的。文革时期抢被收缴时,还郑重地说等到运动结束再收回来。离开了军事领域,会感到孤独、无事可做。

      想干点事,就必须明确职责范围,必须争权。

      说真的,总参谋长这种职务还是比较适合聂荣臻叶剑英来干,粟裕林彪这种人都不行。英明的毛泽东怎么就没有看到这一点呢?或许是考虑到战争,才把粟裕放在总参吧。

      说明了这些,才能解释接下来几件所谓的越权事件。

      一九五五年六月十八日,粟总参谋长给老部下皮定均(福建军区副司令)下指示:“对马祖列岛的作战方针:应该是全面准备同时连续攻击高登、北竿塘、南竿塘。只准打好,不准打坏,以显示我国力量的强大,战斗实施应速战速决,准备工作应细致周到,并向最困难处着想。限今年内完成解放马祖列岛的作战任务。”

      毛泽东在一年前已经制定了方案,规定每次只选定一个最小最弱的敌占岛屿攻击,求得战则必胜。打一江山岛就是按这个方针选定的。所谓牛刀杀鸡。粟裕这么干和毛泽东的既定方针相违背。但是粟裕从军事角度上看,认为三个岛同时攻击有利于快速解决问题,但需要和南京军区协调。二十日深夜,许世友又电询彭德怀咋回事,彭这才晓得。

      这是所谓第一次越权,风格依然是野战风格。

      还有另外一件事,就是朝鲜撤兵问题。粟裕错过朝鲜战争,实为人生第一大憾事。然而粟裕和朝鲜战争也不是没有交集,交集就是五八年三月八日,粟裕以总参谋部的名义调令第一批部队回国。彭德怀和毛泽东全部大眼瞪小眼。因为毛泽东早就规定:“有关国防部署调整方案、计划,以及国防要地步兵师以上部队,特种兵团以上部队的调动,均应用军委名义批准,呈毛泽东主席阅后发出。”

      这些事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责任不明的产物,都是小事,没啥大不了。也是毛泽东要“浇一浇粟裕等人身上的虚骄之气”的原因之一。

深层原因

所谓深层原因,就是政治原因。

      就算彭部长对粟总长有某些不满,也不至于达到那种“恨不得要你命”的程度。

      拿掉粟裕,对彭德怀个人有好处。总参谋长换上黄克诚,工作就容易多了。彭德怀救过黄克诚,二人关系很铁,算自己人。一年之后庐山上,二人就一同搭进去。关系归关系,黄克诚的人品才华都没的说,完全配得上总参谋长。客观一点说,黄克诚老成稳重,有政治经验,和平年代比粟裕更适合总参谋长的位置。但是即便粟裕还在总参谋长位置上也没关系,因为黄克诚是副总参谋长,而且是军委秘书长,同样可以帮助彭德怀搞军委秘书工作。而且拿下粟裕对彭德怀有好处。苏联的朱可夫事件(军人干政)之后,毛泽东对国内将帅就有所警惕。到了五八年时,战功显赫的将帅之中,要么转业要么清闲,只剩下彭德怀一枝独秀。彭德怀本就战功显赫,如果再保持军方核心权力,能不引起毛泽东疑心?如果粟裕在总参谋长的位置上,还能分担一点毛泽东的注意力。换上黄克诚之后,彭德怀的色彩更浓厚了。对这一点,就算彭德怀政治水平不高,也该能看清。

      所谓“和领导搞不好关系”,所谓“向党要权力”,所谓“告洋状”都是表面现象。

      彭德怀之所以批粟裕,和陈毅批粟裕,乃至毛泽东同意大家批粟裕是同一个原因,政治原因。政治原因很复杂而隐蔽,但是粟裕挨批的原因隐蔽却不复杂。

      这个原因是什么呢?一个人,刘少奇。

      粟裕之所以挨批,是因为粟裕和刘少奇关系非同一般。

      一九五八年是一个什么年份呢,一个转折点。当时一五计划已经结束,大饥荒即将到来。处在这个时间点上的刘少奇羽翼渐丰,正在走向前台。半年之后刘少奇成为国家主席。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件。刘少奇上台之后,大饥荒开始。随后庐山事件,接下来两年半,大饥荒依然在肆虐。然后刘少奇调整经济政策,和毛泽东发生分歧,又由分歧惹出对立。然后一系列政治事件。

      刘少奇和毛泽东搞对立并非似陈毅那种,时不时对主席的一些个人行为发点牢骚,而是涉及到建国总路线。可以说二人的对立根本就不可挽回。毛泽东之前有过从国家主席退下来的念头,真正付诸行动的时间则是五八年前后。年初南宁会议上,毛泽东再次在大会上表态不当国家主席,年末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前,中央已经认同毛泽东不当国家主席。此后刘少奇转正,正式走向前台。如果天随人愿,刘少奇将逐渐成为新中国的“第二代核心”。除了接下来的大饥荒之外,刘少奇想成为第二代核心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回顾建国之后的历次斗争,都是军内系统和行政系统内彼此缠斗。四年之前,高岗向刘少奇开火,依靠就是军内势力。虽然高岗失败了,并不表示军内统帅就买刘少奇的账,特别是彭德怀和林彪两人,别指望他们如同敬畏毛泽东那样敬畏刘少奇。

      彭德怀批粟裕,一是惩治和自己不合拍的粟裕,二是打击刘少奇在军内的实力。

      不管是彭德怀主军还是林彪主军,均不让刘少奇染指军队。彭德怀打击了和刘少奇有关系的粟裕,林彪打击了罗瑞卿和贺龙。

      彭德怀和林彪均不买刘少奇的账,除了认为刘少奇没有军功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军人,都是民族主义者,在当时的环境下不赞同刘少奇的治国方略。一九五九年,彭德怀在庐山上,其实就是对当前台执政者刘少奇不满。文革前后的林彪,同样对执政者刘少奇不满。只不过五九年的毛泽东站在刘少奇一边,而文革时的毛泽东站在林彪身后而已。

      毛泽东既然让刘少奇转入前台,就得做两手准备:测试和谋划。

      所谓测试,就是给刘少奇一个工作平台,看看刘少奇的工作成果。虽然二人已经合作几十年了,早已知根知底,但毕竟是一个国家的交接。这个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后来的大饥荒改变了这一切,促使两个人走向对立。从结果看,刘少奇干得不赖,但没有通过测试。因为他的方式不对,和毛泽东设想的不一样。于是毛泽东的谋划就有了效果。这是后话,后面再慢慢谈。

      尽管如此,有这么多理由,彭德怀批判刘伯承和粟裕仍然是一种错误,虽然这错误通常不被大众所理解。

      毛允许批粟,无非是想断了刘少平和军内的联系。后来罗瑞卿和贺龙,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迎来了悲惨命运。

      纵观毛刘二人的关系,毛泽东对刘少奇的原则就一个:不让刘少奇在军队生根。让刘少奇去干活,放手干活,什么党务、国务都让刘少奇去干,连国家主席都让他干,就是不让他管军队。后来邓小平也是一样,牢牢掌控军权。

      因此才有了这样的情形,毛批粟却不倒粟,仅仅把粟晾在一边。

      只有两个原因可以让粟裕复起,一个是战争发生,另一个是刘少奇真正成为一把手。这两种可能都没有发生。

      那么粟裕和刘少奇是如何扯上关系的呢,这件事牵扯到靠山问题。

第八章  粟裕的伯乐们

早期伯乐,朱德

在最高层,粟裕有三个靠山:毛泽东,朱德,刘少奇。

      这三人,构成粟裕一辈子中两个半伯乐。一个毛泽东,一个朱德,半个刘少奇。

      当时毛泽东是一把手,刘少奇二把手,朱德是军队精神偶像,都是大树啊。能靠上一个都是前世修来的福分,粟裕将军的烦恼就是福分太过了。

      实事求是地讲,粟裕将军一直忠于毛泽东。哪怕是毛泽东去世之后,邓小平上台,形式转变之下,粟裕还是忠于毛泽东。所以对越自卫反击战,才有将才的许世友挂帅,帅才的粟裕闲着没事干。

      中国军队诞生于八一南昌起义,当年参与起义的朱德、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都是元帅,十大元帅就占了一半。如果叶挺没有在皖南事变中陨落,肯定也是一个元帅。另外聂荣臻叶剑英也和南昌起义有千丝万缕之关系。

      粟裕同志当年也参加了南昌起义,只不过职务小了一点,警卫班长,负责领导们的安全,可谓根红苗正。起义失败后,跟着朱德直接上了井冈山。所以后来历次整风运动中,从来没人拿粟裕的“出身”说过事。当时的粟裕还不是天才,只是一个小年轻,整天以崇拜的目光看着各位大人物们。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进入了朱德的法眼。

      南昌起义失败,队伍转移,途径大庾山区,朱德对残存的部队进行了整编。粟裕连升两级,被直接任命为连指导员,成为仅有的七个步兵连主官之一,有机会发挥了。另外一个连长就是林彪。

      是朱德,最先发现粟裕。如果说粟裕是在叶挺的影响下参与军队,那么第一个给了粟裕机会的人恰好是朱德。人生的第一次机会非常重要。粟裕的第一次机会就是朱德给的,所以说朱德是粟裕的第一个伯乐。佩服朱老总的眼光啊。

      井冈山上,南昌起义余部编成红四军的二十八团,粟裕只是其中一个小不点。但是行军打仗之际,小不点粟裕却常常活跃于“军长”朱德身边。

      一次,朱德、陈毅带着粟裕的连队一起,帮附近的老乡收割稻子。八月份天气还很热,有人劝年纪最大的朱军长不要那么拼命,休息休息喝口水。朱德没答应,竟然若有所思地说:“没关系,革命就像接力跑,一棒一棒传下去,我老了,有粟”这话让周围忙活的人大吃一惊。因为大伙还没看出来,当时其貌不扬的粟裕算哪根葱,军长为啥对他如此偏爱。

      现在已经很难考证朱老总当年为何如此感慨,或许是想写诗了吧!确实,朱德生于一八八六年,十九世纪末;粟裕生于一九零七年,二十世纪初,两人年龄相差十九岁。两人同在革命阵营,一起吃饭睡觉,为了革命理想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用情同父子来形容应该不过分吧。朱德看着年轻后生粟裕,会不会有荷马史诗中特洛伊领袖赫克托耳在战场上心境:人生百代如落叶,一代虽死一带生?!

      粟裕也觉得不可思议,不好答话,便装着没有听见,继续干活。

      身边的陈毅提醒说军长夸你呢。粟裕摸了摸脑门,呆呆地想了想,也没想出啥道理,只好说:“那是军长对我们连有感情,并不是针对我个人的。”非常低调。如果像现代青年一般到处张扬,不挨揍才怪呢。

      粟裕说的没错,朱军长确实对他很“偏爱”,而且刻意提拔。不久之后,粟连长就高升为营长。要知道那时代红军可没多少兵力。要知道,那时代,同为天才的林彪都没有得到朱军长如此待遇。

      朱军长对粟裕也不是一如既往的“好”。

      某次战斗结束后,军部的参谋汇报战果时,不慎将番号弄错了。结果,原本打了胜仗的粟裕挨了朱德的通报批评,另一个吃了败仗的连长反而得到了嘉奖。

      后来,事情弄清楚了,担心粟裕不高兴,陈毅对朱德说:“我去找粟裕谈谈,做做工作。”朱德却说:“不必了。只有经得起委屈的人,才是真正的革命者。”粟裕也没说啥。老实人嘛,有仗打有饭吃就不错了,老领导说两句也不算啥。

      提拔和磨砺,是培养人才的不二法门。朱德对粟裕这一手,远远胜过今天无数家长教育孩子,只顾着溺爱,不让去经历风霜。说朱德是粟裕在战场上的启蒙老师,一点也不过。

      很快朱德和粟裕的师生关系结束了。三四年七月,粟裕就任抗日先遣队参谋长,随部队离开中央苏区。从此二人天各一方。从此粟裕离开了朱军长的教导,完全以“战争”为老师,独自面对险山恶水,踏上名将之路。

      十年之后,这个当年朱毛身边的小学生成了赫赫有名的粟大将军。

      七战七捷、孟良崮、淮海战役等等,粟裕带给朱毛的惊喜远远超过二人的期望。此时的朱总司令要做的已经不是教粟裕如何打仗,而是写他本人并不擅长的诗歌为粟将军庆功了。

南征诸将建奇功,胜算全操在掌中。

      国贼军心惊落叶,雄师士气胜秋风。

      独裁政体沉云黑,解放旌旗满地红。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

                      ——寄南征诸将

诗歌水平一般,表达情意足矣。

      其实粟裕和朱德性格之中有某些相似之处,大气朴质,遇事引而不发,不发则已,发则惊人。南昌起义失败,其他领导人避难,唯有朱德在逆境之中收拾残局。战争期间,粟裕更是砍瓜切菜。二人从不争权夺利,没有政治野心。朱德后期甘心淡出,粟裕更是让司令让元帅的。或许朱德正是从粟裕身上看到和自己类似的性格特征才会提拔栽培吧。

最大伯乐,毛泽东

粟裕和毛泽东是老乡,但是二人相见很晚,相识更晚,相知更更晚了。

      粟裕随朱德上井冈山时,还是一个腼腆的年轻人,四无青年:无学历,无战功,无名气,无口才。同样不怎么善于搞人际关系的林彪见了毛泽东搞了别出心裁的动作,而粟裕只知道乐呵呵地笑笑而已。

      二九年,红四军七大,毛泽东第一次下岗,气得不行,跑到福建天子洞养病。此时的粟裕,小连长一个,奉命干起了南昌起义时的老本行:保卫毛泽东的安全。这是粟裕第一次和毛泽东亲密接触。但是老实巴交的粟裕干了啥呢?把全连人马分为两拨,自己亲自带一部分跟在毛泽东身边,另一部分则安排在驻地附近活动,注意四周的动向。——仅仅干好本职工作而已,也没动动脑筋搞关系啥的。每天就是例行公事探望、问候,再没有过多的“亲近”之举,也就未能更多地引起毛泽东的好感。此时的粟裕如果机灵点,本可以赢得毛泽东更多的好感。要知道林彪同志就是通过此次会议作为支持毛泽东的少数派,从而捞到第一笔政治资本。后来邓小平等人,也是通过支持落难的毛泽东而获取信任的。当然,干过毛泽东的警卫连长也是一个不错的履历。

      和朱德一早就把粟裕当成“青年战术家”培养不同,毛泽东发现粟裕军事才能的时间比较晚。直到活捉张辉瓒的行动中,粟裕闪亮登场,献了一条锦囊妙计之后,才给毛留下些许印象。这事从林彪后来对粟裕的评价中可得到佐证。此时的粟裕虽然是军人,对军事尚未入门,只能从毛泽东朱德等人身上慢慢摸索一点“用兵之道”。然而粟裕和毛泽东的对话没能深入下去,因为两年之后,毛泽东再次下岗,朝不保夕,也就顾不上粟裕了。

      长征之后,粟裕脱离中央,从此孤悬在外十几年,从一个腼腆的年轻人磨砺成为战争天才。但是毛泽东并不知道粟裕还在,以为粟裕死了,有点伤感。三七年五月份,国共再次合作,陕北热热闹闹地召开了苏区代表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致开幕词,首先庄重地宣布悼念在以往斗争中牺牲的同志们。在英灵榜上,李大钊排名第一位,粟裕排第三十四位。然而排名第三十四位的粟裕的英灵并不在阴间,还在人世。毛泽东得知后,自然很欣喜。因为毛泽东非常爱将,粟裕是个非常有潜力的将领。

      正是粟裕回来中央这段时间,毛泽东真正地成为粟裕的伯乐。

      粟裕和林彪,是毛泽东最为倚重的两把剑,一大半解放战争靠此二人拿下。

      但是二人和毛泽东的关系也非常有趣,非常不同。每当紧要关头,毛泽东总是主动想起林彪。以经营东北为例,陈毅等人主动请缨,刘少奇策划徐向前出山。最后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位置还是落在远离战场数年,刚从苏联养病回国的林彪身上。

      粟裕则是另外一种情形,在紧要关头,粟裕总让毛泽东想起自己。也就是说毛泽东想起粟裕时是“被迫”想起粟裕。因为粟裕在解放战争中太过耀眼了,完全出乎毛泽东的意料。

      苏中战役,共军开门红。远在千里之外的毛泽东注意到这位分别多年的井冈山老同志。喜出望外之下,通令全军学习。孟良崮直接虎口拔牙消灭新编七十四军,斩断了国军整点进攻之拳头。

      此后,毛对粟越来越信任。为了让粟放开手脚,毛泽东甚至搬开自己的老冤家陈毅,给粟裕让路。从此之后,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陈毅为最高领导,最高领导之下最重要的事业——打仗——却由不是最高领导的粟裕来干。连陈毅制定作战计划都要经过粟裕认同。这大概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了。看看其他搭档,彭德怀的作战计划需要习仲勋过问么,林彪需要罗荣桓主战么,刘伯承需要邓小平掌控战争么?

      这种信任到四八年发展到巅峰。这时候,国共双方都到了决战时刻。好吧,多年的鏖战终于到了终点,放手一搏的时刻到了。

      此时刘邓去了大别山,东北决战正在准备,然而国民党依然占优势。如何打破这种优势呢?中央想让粟裕学刘邓,带兵过江南插,刺激国民党敏感地带。

      但是——粟裕同志不愿意过江。他有自己的想法。也就说粟裕抗命。

      说起抗命,大家以为就是不鸟上级。直接撕破脸皮,不理上级统帅,和统帅对着干,其实这是最低级的抗命形式,确切说是背叛,很难饶恕的。

      抗命有好几个层次。

      层次高一点的,会根据战机自己拿主意,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彭德怀在百团大战中的表现,就是这个层次。按照中央毛泽东的意图,肯定不会打百团大战。这事后来也成了彭总挨批的理由之一。

      抗命最高的一个层次,则是在战略决策方面不但不执行统帅命令,反过来说服最高统帅跟随自己的思路走。粟裕就是最高层次的抗命。

      以纪律闻名的中共军队,很少有将军抗命不尊的。最典型的就是西征时期的徐向前元帅。因为不敢抗拒遥远的中央,导致贻误战机,导致西路军全军覆没。当然敢于抗命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像皖南事变之前,项英如果严格遵从中央决定,下场不见得如此凄惨。所以凡是都有两面性,除了天时地利之外,就看当事人的操作水平了。

      战争年代的粟将军也是抗命的,一开始苏中战役,粟裕和领导陈毅的意见就不一致。只是后来打了胜战,陈毅胸襟宽广,没有计较。这种抗命,也是在四八年达到顶峰,对抗中央,对抗军委,对抗毛泽东,迫使其改变战略决策。

      史载:四八年中央要粟裕过江,粟裕抗命。

      毛泽东立刻重新召集了周恩来、任弼时、朱德、陈毅、聂荣臻等人一起商讨此事。

      大佬们一番商量之后,于四月二十八日决定招粟裕到城南庄报告。

      六天过后,也就是五四青年节这天,粟裕到了。此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书记处的五大书记正在花山村的一间房子里开会。

      听到粟裕来了,大家起身的同时,毛泽东已经迈开大步,出院迎接。

      出院子迎接——这个细节透漏出毛泽东对粟裕的重视。毛泽东基本上从不外出迎接将领,连朱总司令从前线回来都不出去迎接。破例还是有的,当年林彪从苏联回来,毛也出去迎接了。这一次特意为粟裕破例。

      很多人说,毛泽东出门迎接粟裕,是第一次,这里澄清一下,不是,是第二次。也许还有其他情况,只是我们不知道。知道的就这两次,极其罕见。

      两人上一次见面,还是十七年前!终于再次相见了,十七年了,经历了无数次生与死的考验之后,活了下来,接下来要干一番大业,让这天下换一种颜色。

      毛泽东说:“粟裕,我们在等你!”

      琐事放在一边,粟裕简洁明了地述说了不过江——抗命——的理由。

      一番分析探讨研究之后,中央及毛泽东决定接受粟裕同志的意见。

      毛泽东是个善于改变主意的人么?当然不是。他比任何人都倔强。但是他愿意为粟裕破例,原因就是粟裕讲得有道理。这些道理别人没有讲过,就算讲过,毛也未必相信。毛泽东相信粟裕,是因为粟裕有理由让他相信。什么理由呢?理由就是前几年粟裕干得非常漂亮,超出了毛的预料。

      十七年之前,毛泽东危在旦夕,粟裕还是一个不被重视的基层干部。十七年之后,毛泽东已经稳居领袖地位,粟裕也是赫赫有名,足够独当一面。此次重逢,向来感情奔放的毛泽东自然还要感情泛滥一把:毛泽东动情地回忆了过往一年,大意是去年你们在山东干得漂亮,我老人家在延安很欣慰等等。

      毛泽东:“去年,也是在宜人的五月,你们在山东打一仗。”

      粟裕回答:“是在孟良崮。”

      毛泽东:“战果如何?”

      粟裕:“全歼74师,击毙张灵甫。”

      毛泽东含笑鼓掌:“你们那样果敢、迅猛地消灭了74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

      粟裕脱口而出:“蒋介石。他大喊‘我的精锐之师遭此惨败,实在没想到’。”

      毛泽东:“还有一个人呢?”

      粟裕:“陈诚?”

      毛泽东:“不足挂齿。”

      粟裕:“何应钦?”

      毛泽东:“何足道哉。”

      粟裕:“白崇禧?”

      毛泽东:“离题千里了。”

      粟裕:“那么是谁呢?”

      毛泽东:“第二个没想到的就是我毛泽东!”

      这是经典对白。现在拿出来晒,只是想说明,想得到领导,尤其是毛泽东那样的领导的支持,是不容易的。光有理论肯定不行,还必须实践过。毛泽东选择信任粟裕,是因为对粟裕有信心。信心来自历史,粟裕的指挥史。这些前面都说过了,不再重复。

      于是,淮海战役诞生了。没有淮海战役,或者共军失败了,平津战役就没法打。如果整个中原还在国军手上,有这样一个战略集团在后方支持,傅作义会轻易投降么?

      史家云:没有淮海战役,要解决华北和中原国军,至少还要多出一两年时间。

      淮海战役,毛对粟的信任到达顶峰。毛决定让陈毅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工作,由粟裕接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又是在粟裕的坚持下,毛泽东勉强同意陈毅到中野工作,仍保留华野职务,由粟裕任华野代司令、代政委。

      看这个过程也许有点纳闷:毛泽东没有指点粟裕打仗的技巧啊,怎么就成了粟裕最大的伯乐了?要点就在这里。卫立煌、廖向耀、杜垏明等人也是一代人杰,但是被蒋介石“指点”得不知道该如何打仗。毛泽东多次发电报给粟裕:“不必事事请示。”看似不管不问,实则放手去干,最大程度上发挥了粟裕的主观能动性。正因如此,毛泽东才是粟裕最大的伯乐。如果毛泽东像蒋介石那般,陈官庄攻坚战打到半途让撤军,还有淮海战役么?

      这种信任一直持续到建国之后,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上,除了朱德之外,毛特意把粟裕拉出来铲土。当时比粟裕职务高、资格老的人多得是。

      朝鲜战争之前,要解决台湾问题,毛泽东把权力放给粟裕。

      朝鲜战争爆发,毛最先考虑让粟裕出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实际上就是为志愿军司令员做准备,而不是对地形环境最为熟悉的林彪。战后,粟裕去总参工作,以副总参谋长的名义辅佐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一番试用之后,毛泽东竟然拿下聂荣臻把粟裕扶正。可见毛泽东对粟裕的信任。

      可是到了一九五八年反教条主义,毛决定“浇一浇粟裕等人身上的娇气”,而且亲自给批斗会加温。为何?因为粟裕的另外半个伯乐,刘少奇羽翼渐丰,正在走向前台。

      就来说说粟裕和刘少奇。

半个伯乐,刘少奇。

刘少奇和粟裕相识更晚,四零年二人才相识。说来奇怪,毛泽东对粟裕的印象,也有刘少奇的举荐之功。皖南事变之后,刘少奇负责重整新四军。刘少奇发现粟裕很能打仗,回中央之后对主席说发现两个人才,饶漱石和粟裕,一文一武。毛泽东还记得粟是当年井冈山老红军,更增添了一份信任。

      朱毛刘三人之中,就数刘少奇对粟裕倾注心血最多。但是刘不主军,没能给军事天才粟裕有啥帮助,只能算半个伯乐。

      四五年,毛在重庆谈判期间,刘主持中央工作。刘少奇让粟裕当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当时张鼎丞当一把手更利于展开工作,粟裕从大局出发推辞了,这便是粟裕生涯中“二让司令,一让元帅”的第一次让司令。

      一年之后,自己发掘的人才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远在延安的刘少奇甚为开心,特意搞了个家庭聚会,把朱德彭德怀等人都请到自家窑洞来庆祝一番。此时刘少奇完全把粟裕当自己人了。

      淮海战役之前,毛泽东把陈毅搬开,除了粟裕的个人能力之外,也有刘少奇的力量。

      除了工作上大力提拔,刘对粟私下也不错。

      五一年十一月十二号,粟裕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就任前粟裕到上海治疗右臂旧伤。十一月二十五号晚上,刘少奇造访粟裕的驻地,致以亲切关怀和问候。

      当时刘少奇身为党的副主席兼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谓位高权重。当秘书通报时,粟裕深感意外,连忙出迎,曰:“少奇同志,应该下级看上级,岂有上级看下级之礼。真是不敢当啊!”

      刘少奇则爽朗地笑道:“怎么没有啊?今天,我和王光美同志来看你,不就有了吗?”

      关系其乐融融。

      后来粟裕也私下拜访过刘少奇,向刘少奇汇报了军队情况等等。

      刘少奇对粟裕最大的帮助发生在五五年。这一年,军队搞军衔制,刘少奇帮助粟裕大力争取元帅未果。个中滋味已经预示到三年后的风波。

      按照当时的评选规则,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已经转入行政系统工作不参与评选。刘少奇便提出,按照这个规则,陈毅当时是外交部长,也不应该评选。

      如果陈毅不评选,新四军以及第三野战军必然要出一位元帅,这个人只能是粟裕。论战功和才能,粟裕确实够资格。

      另外在当时的高级将领中,粟裕和林彪最为年轻,拥有公认的才华和战功,这样的人才哪里找去?而且当时粟裕的职务是解放军总参谋长,核心人物,理应成为元帅。

      可见刘少奇的要求很合理。

      但是这么一个合理的要求没有被接受,硬是被周恩来顶了回去。这看起来难以理解。就算周恩来和陈毅关系很不错吧,但是周恩来和谁关系都不错,和刘少奇关系也不错(曾有结盟之势),和粟裕关系也不错(粟文革时在周身边)。

      我们知道硬顶从来就不是周恩来的风格。作为一个顶级政治家,他的斗争形式从来都讲究迂回,不会因为和陈毅的关系硬顶刘少奇和粟裕。

      就算周恩来犯了倔,真正决定权也在毛泽东手上。解放战争以来,毛泽东对粟裕的倚重程度超过陈毅。而且陈毅在井冈山时还站过毛泽东对立面,有政治包袱在身。而粟裕一直以毛泽东学生自居。毛没有理由挺陈毅贬粟裕。

      为啥会有这种现象?还得从刘少奇身上找答案。

      刘少奇一开始在白区工作,接触军队不深。等到延安整风成为党的第二把手之后,军队头头们都不怎么买他的账。他想在军队中拥有自己的力量,必须从后起之秀中寻找,粟裕就是这样一个理想人选。所以刘少奇对粟裕又是推荐又是拜访又是庆功又是争取元帅,说白了就是拉拢这位军界显赫的少壮派而已。粟裕对此颇为感激。

      但是当时刘少奇只是第二把手,处于接班人位置。毛对刘的策略从始至终都是不变的:在我没有退之前,你当好你的理论家,理论联系实际干点事,请不要插手军队。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最高领导人忌讳接班人插手武装力量。

      于是一连串疑难杂症都解开了。

      粟裕评不上元帅——跟刘少奇看似关系深。

      周恩来看透其中奥妙才坚挺陈毅,这也是他能够一直得在毛泽东身边的重要原因。

      粟裕挨批——跟刘少奇看似关系深。

      毛批粟而不倒粟——深知粟裕不会反对自己,但要撇清刘和军内关系。

      彭德怀对粟裕愤而开火——对刘少奇的军队势力开火。

      陈毅批粟裕——表明跟着主席走的立场。

      至于聂荣臻批粟裕——纯粹是捡到一个批斗机会。

      实际上都是围着一个圆心旋转——以毛泽东为中心,行政系统和军方博弈而已。

      如果没有后来的文革,刘少奇顺利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一把手,那么主军的一定是粟裕而不是林彪。可惜刘少奇下场凄凉。但是粟大将军却因祸得福,因为远离权力中心避免了在文革时期遭受更大的打击。

      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主题:谋划。

      当刘少奇从毛泽东的助手转向国家元首之时。毛泽东除了测试之外,还要谋划。这个谋划有两层意思。一个就是前面讲的,把刘少奇的触角限制在军方之外;还有另外一面。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现任领导在任期间会给接班人物色杰出人才,帮助接班人上台之后稳住局势。具体表现就是,把人才冷在一边,让他消停一段,等继承人上台之后予以启用,也就是施恩,所谓恩威并施是也。比如说唐太宗晚年,故意贬低大将军李绩,等李治上台之后再启用。后来李绩帮助李治稳住了大唐北部半壁江山。朱元璋晚年对孙子朱允炆说,我给你找到一个人才帮你治国,等我死后可以用他,那人便是方孝孺。朱元璋时代,名扬天下的方孝孺被冷藏十年没得到任何提拔。当然方孝孺的人品没话说,做一个治世贤臣应该没问题;可惜缺少应对乱世的韬略,终究没能帮助朱允炆对抗朱棣。朱元璋也没想到儿子会谋反。毛泽东熟读历史,对于这一切并不陌生。

      毛泽东不给粟将军元帅军衔,数年之后又把粟裕赶出军队,是否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因为中国高层将帅中,能够独当一面,且和刘少奇有点关系的,也就一个粟裕了。如果刘少奇能够通过毛泽东的考验,那么毛泽东离开也要为刘少奇选择一个能压住阵脚的人物。粟裕是最好的人选。粟裕这个人大气朴实低调,没有争权夺利之心,最重要的是,军事上没有自己的山头。这样一个人应该不会对没有战功的刘少奇造成威胁。如果换成彭德怀和林彪,刘少奇还未必能镇住,因为这二位都是除了毛泽东谁也搞不定的主。

      反教条之后,毛泽东从国家主席的位置上退下,验证了这一点。如果高岗事件没有发生,毛泽东也许早一点退出来。只是后来的大饥荒改变了一切。如果没有后来那一系列运动,刘少奇真的掌控这个国家,后来主军的一定是粟裕而非林彪。至于元帅啥的,后人看来比较威武,在毛泽东那里说白了就是一个玩具,可以生产的。如果需要,随时可以给粟裕同志定制一套元帅制服,甚至还能加一点花样。

      作为后来人的我们不可能穿越回去,即使回去也无法钻进当年主席和总理的意识中探个究竟,只能把所有可能性罗列出来笑谈一下而已。如果这一切是真的,粟裕理解毛泽东这种良苦用心么?当年李绩对李世民的用意是知道几分的。

      可以肯定的是,像毛那种雄才大略之人,一定会考虑身后事,会考虑接班人问题的。像总理那种能够一直活跃于主席身边之人,一定晓得主席心思。他们都是深谋远虑,且深思熟虑之人,眼光之深远远胜我等凡夫。

      不论如何,粟大将军终于没有评上元帅,终于被批斗了。批粟裕,可以看成是当时军方对行政系统渗透力量的一种内部清算。其他猜测,都随风而去了。

第九章  最后的话

问题似乎弄清楚了,但似乎依然不清楚。解释了很多问题之后,还有一个问题没能解释,就是粟裕和刘伯承的平反问题。一个元帅,一个大将,被错误批判,生前却一直得不到彻底平反,不是很诡异么?

      诡异,确实诡异。

      诡异的背后是真相。只要能进一步剥离诡异的面纱,总能接近真相的。

      毫无疑问,彭德怀整了刘伯承和粟裕。没有彭德怀,某种意义上讲,就不会有这次反教条主义。然而彭德怀仅仅在一年之后就在庐山上下台了。如果仅仅是彭德怀一个人在搞,那么彭下台之后就应该翻案才对。然而这种情况没有发生。

      如果粟裕仅仅是因为和刘少奇走得近而挨整,那么刘少奇蒙冤之后,粟裕被视为刘少奇的人要么继续挨整,要么撇清他和刘少奇的关系,翻案。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发生。粟裕头上虽然有两顶破帽子,却不影响吃喝拉撒睡。在别人开飞机戴高帽时,粟裕还能工作,不错了。

      反教条主义之中,林彪也发言了,并且做了批判。并且在庐山事件之后把“反教条主义的功劳”据为己有。然而林彪出事之后,刘伯承和粟裕仍然没得到平反。

      毛泽东在世时,可以理解为毛泽东亲手定的案子不能轻易推翻。可是毛泽东去世之后,全国大刮翻案风,能平反的基本都平反了,地右坏都平反了。作为有功之臣,赫赫有名的刘伯承和粟裕依然没能平反。很奇怪,不是吗。

      其实一点也不怪,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找到端倪。“翻案”是邓小平的一大功劳。翻案过程中,邓小平的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每翻一个案子,邓小平的威望就升高一节,特别是翻了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的案子之后,邓小平的威望空前升高。

刘伯承和粟裕这种案子,翻还是不翻,就在邓小平一念之间。那么邓小平为何不给二人翻案?流行观点是,一九五八年反教条主义中,邓小平是组长,如果翻案,相当于扇自己巴掌。站在庸俗观点上看,确实是这么回事。然而伟大的邓小平绝非一般人。当年反教条主义,被反的最惨的肖克上将不是已经给平反了,邓小平怎么就不怕“扇自己巴掌”?

      有人说,邓小平翻案是为了纠正毛泽东的政策,要树立彭德怀为楷模。反教条运动是彭德怀搞的。把刘伯承和粟裕翻案,相当于往彭德怀身上泼脏水。这个说法相当靠不住。谁不知道彭德怀在教条主义中犯了错?瞒,是瞒不住的。要说维护彭德怀的形象,那贺龙还是彭德怀专案组的负责人呢,不是也给翻案了么?

      于是又有人挖出邓小平和刘伯承在挺进大别山之后,关系非常之差。这个说话有点靠谱。虽然二人是老乡,向来关系不错;但刘伯承本质是个军事家,邓小平本质是政治家。军队问题上,军事家的司令员刘伯承和政治家的政委邓小平产生分歧是必然的。特别是进入大别山之后,军队战斗力损失相当大,纷争已是不可避免。淮海战役之前,毛泽东把陈毅调过去,除了给粟裕让出位置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协调刘伯承和邓小平二人的关系。

      如果仅仅是和刘伯承关系不和,也不应该是邓小平阻止刘伯承彻底翻案的原因。何况邓小平和粟裕还没有私人恩怨。二人在军内威望相当高,当年彭德怀批判他们,就得罪了很多人,付出很大代价。政治家都是现实之人,不干赔本买卖。给刘伯承和粟裕翻案,很明显会增加更多的威望。因为这两人还活着,在军中影响力巨大。

      邓小平是政治家,也是个现实的人,但是就是没给二人平反。秘密并不是邓小平爱干这种赔本买卖。恰好相反,他需要另一种收益,这种收益比甘冒阻止二人平反的风险要大。

      那么收益是什么?答曰,军方。

      在任何时候任何一个地方,最高领导人必须有军方支持。毛泽东时代的刘少奇,如果有军方支持就可能取毛泽东而代之。邓小平时代的华国锋,如果有军方支持,也可以设计改革开放。邓小平上台之后,也需要军方支持。

      当时四大野战军,一野的代表人物彭德怀和四野老大林彪罗荣桓都死了。二野的代表原本是刘伯承,刘伯承不平反,代表就是政委邓小平。三野的陈毅也死了,剩下的是粟裕。粟裕不平反,就没有人在军内威望比邓小平高。最要致命的是,粟裕一直忠于去世的毛泽东,邓小平已经选择走了另一条路,一条有别于毛泽东的路。

      当时剩余的元帅之中,聂荣臻和叶剑英是直接挺邓小平上台的,而且倾向于政治,徐向前一直游离于政治之外。当时真正有可能在军方威胁到邓小平地位的,只有刘伯承和粟裕。只要压在二人,邓就可以牢牢掌控军方。

      只有得到军方支持,邓小平才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从这个角度来看,邓小平的选择是成功的,也是明智的,虽然对刘伯承和粟裕有点不公平。但政治家都是现实的。现实的政治家要在现实世界中干一番事业,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刘少奇战战兢兢过日子的教训,邓小平深有体会。为了这个稳定的环境,邓小平必然要把刘伯承和粟裕的黑锅背在身上,当然他背得起。

      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阻碍刘伯承和粟裕平反的,不是邓小平本人,而是“时事”。

      所以连一部分右坏分子都平反了,连大饥荒之中的五虎上将都平反了,刘伯承和粟裕没有平反;同是反教条主义的受害者,肖克将军可以平反,刘伯承和粟裕不能,时事尔!

      抛开当事人个人感受不谈,就历史角度而言,刘伯承和粟裕这种人平反与否并不影响其自身定位。刘伯承能留在我们记忆中,是因为他打的那些教科书般的战例,那些军事思想。粟裕之所以能留住我们的记忆中,是他在战场上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他的使命从没法去朝鲜那一刻就完成了。就人生而言,他们赶上了一个铁血时代,建立赫赫战功,享受后人朝拜,已经相当成功了。后来的那些遭遇,就当成人生起伏好了,没有谁可以一直处于人生巅峰,不是吗?人生如斯,夫复何求呵?

      综合评价粟将军,一个字,奇。

      奇异的军事生涯,奇异的政治涡流,奇异的为人处世。某种意义上讲,陈毅批判他的那个字“阴”是对的,当然要按照陈毅家乡那个含义理解。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